第05版:每周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球并购市场蓄势待发
陈 建

2011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呈恢复性增长态势。分析家认为,在此环境下,全球并购活动持续升温的各项因素目前均已具备,全球经济资源有可能通过并购等形式实现新一轮的优化配置。

新年伊始,全球并购市场便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据英国著名咨询公司Dealogic提供的数据,2011年仅前10天,全球并购交易额就已高达830亿美元,大大高于2010年同期的670亿美元,并创下2000年以来的同期最高纪录。分析人士因此纷纷预言,世界正处在新一轮并购周期的“开端”。

前两轮的全球并购周期分别在2000年和2007年达到顶峰。2007年,并购交易总额跃升至4.6万亿美元。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全球并购活动也跌入低谷,直至2010年才出现了2007年后的首次增长,交易额回升至大约2.76万亿美元。这一数字虽远低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但仍表明全球并购市场正逐渐摆脱低迷状态。进入2011年,并购热潮进一步浮现。美国公用事业公司——杜克能源宣布,已同Progress Energy达成组建美国最大电力公司的收购协议,交易将以交换股票形式完成,总价值137亿美元。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安万特则表示,正就直接收购美国生物技术企业健赞进行磋商,收购估价将超过185亿美元。

分析家认为,全球并购活动持续升温的各项因素目前均已具备,全球经济资源有可能通过并购等形式实现新一轮的优化配置。2011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呈恢复性增长态势,但经济增长并不平衡,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增速缓慢,企业营收和盈利增长乏力。在此环境下,企业迫切希望通过扩大规模和寻求协同效应,以推动业务成长,而并购被视为是最直观也最有效的手段。况且经济的复苏期往往是开展并购交易的最佳阶段,因为业务并购目标的最佳估值一般会出现在复苏初期,而不是牛市高位。据瑞士信贷的最新估测,欧洲市场近三分之一企业的估值在重置成本的1.1倍以下。这说明企业收购其他公司与自己扩建新产能的成本已经相差无几。

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现金储备充裕,完全有能力实现其并购设想。据估计,美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有超过一万亿美元现金,约30%的美国企业现金规模已超过公司债务。这些企业未来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么把这些钱用于投资,要么将其返还股东。而国际资本市场也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瑞士信贷的数据显示,美国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收益率与投资级公司债收益率同2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之差基本相当。这说明眼下开展并购交易几乎不存在什么融资成本。

充裕的现金流在不断提升并购市场上的买家信心,进而使这一轮并购周期展现出一些鲜明特点。一个就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卷土重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私募公司发起的巨额杠杆收购几乎销声匿迹,2010年最大的私募股权交易也不过是美国私募基金KKR以53亿美元收购德尔蒙食品公司。但随着融资市场的解冻,私人投资领域重新凝聚起人气。近日,黑石集团已基本完成一只规模达到150亿美元的并购投资基金的筹集,这将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同类基金中规模较大的一只。

随着全球并购市场再度活跃,针对股东权益保护问题的诉讼案件也呈增多之势。2008年和2009年,美国联邦法院及地方法院受理的关于并购交易导致股东利益受损的起诉案件分别为36起和191起,而2010年仅前10个月,这类案件就已达到216起。2011年1月初,在美国高通公司宣布以31亿美元收购Atheros通信公司的交易不到24小时之后,10名原告就提出要调查这桩交易是否充分保护了股东的利益。此类诉讼案不断增加,无疑将使并购交易面临着复杂化和成本上升等威胁。

另外,跨境并购面临的监管风险也在日益加大。近年,各国政府保护本国标志性企业的审查力度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并购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吸引公众关注的情况下,跨境并购时常以夭折告终。有分析人士预测,2011年这一趋势将影响到数十亿美元的国际并购活动。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