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家书屋读者多
本报记者 刘志奇

春节假期,记者在赣南老区江西省兴国县的许多农村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些门上挂着“农家书屋”牌匾的屋内坐着许多村民,或手捧茶杯在悠闲地读着报纸杂志,或讨论着开春的新打算……春节本是农闲时节,以往乡亲们总是三五成群地打牌聊天,可今年春节,兴国县农村群众过年选择了新方式:扎堆农家书屋读书看报,过“文化年”成为乡亲们过年的新时尚。

记者在高兴镇蒙山村遇到了刚从农家书屋出来的当地“花卉大王”王南方。他抱着一摞书,有《花卉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花卉贮藏保鲜》等,都是花卉种植技术书籍。王南方告诉记者,这些书刚从农家书屋借来,今年春节他计划读10本书,从正月初一到初五,他已读完了5本,今天又借了5本。王南方说,“农家书屋是我致富的‘参谋部’”。如今,他的花卉基地达到1600多亩。

在高兴镇蒙山村农家书屋,虽然室外温度很低,可屋里村民读书热情不减,农家书屋里已找不到空位,一些村民还自带小板凳到这里阅览书报。从北京打工回来的王春生说:“到这里学学农技、养殖等知识,对我以后发展很有帮助。”村民刘辉正拿着一本有关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的书读得津津有味,他说,“我到这里看书学习,然后买农药回去杀虫,效果还挺好。”

在这个农家书屋里,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类型的图书和报刊,图书内容涉及科技、文化、卫生等10多种。书屋管理员廖承德介绍道,春节期间每天都有村民来这里借书、看书,如何选择农作物、怎样进行科学种养殖等方面的图书最受群众欢迎。

如今,“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民生产发展的“文化粮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