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2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迁出深山住新楼 生态移民惠农家
本报记者 喻 剑

“我家原来住在山上,现在搬进了城里。生活也有了保障。生态移民政策就是好!”在成都市龙泉驿区万兴乡大兰村,村民肖渊根感慨万千。

肖渊根所说的生态移民政策,是成都市龙泉驿区近年来探索统筹城乡之路的“生态移民”工程。在充分就业、充分安居、充分保障的轨道上,生态移民这趟“幸福列车”,让这些靠天吃饭的农民开始真正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待遇。

和肖渊根一样,喜悦的笑容在大兰村乡亲们的脸上绽放。

大兰村,是一座距离龙泉驿城区30公里的偏远山村,常年干旱缺水,生活贫困。2006年大旱,村里1万多亩土地颗粒无收。

大兰村成为龙泉驿区统筹城乡生态移民的试点后,从2008年开始,龙华农民股份合作社、大兰村与中信集团组建成股份公司,成都市龙泉驿区按照“两村整合、参股入社、拆院并院、生态移民、权益平等、共享成果、国企带动、政府扶持”的思路,将贫困的大兰村与繁华坝区的龙华村全面整合,正式启动了“生态移民”试点。

这种生态移民并不是简单的搬迁,它以村民自愿为前提,以股份合作社为载体,以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自留地(山)使用权、林地使用权等“四权”为方法,推进农民变市民。

大兰村村民的新居,分布在地处龙泉驿城区、阳光城、西河镇3个地方的4处商品房小区内。

在龙泉驿城区,按照每人35平方米的标准,韩道火全家8个人分到3套面积不等的房子;9组的陈志才分到总面积315平方米的4套楼房;肖渊根家则分到了一处百余平方米的三居室……很快,村民们一步到位地拿到了城里新房钥匙、房产证、就业证、社保卡、搬家费。目前,大兰村整村468户1646名农民已经全部下山进城,实现了安居兴业。

今非昔比,住进城里的肖渊根生活很顺心,每天能到附近的广场学舞蹈,还经常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但告别了脚下的土地,以前靠庄稼收成的大兰村村民,如今收入从哪儿来?

肖渊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在小区做保洁每月有四五百元的收入,丈夫打工每月也有七八百元的收入。她还告诉记者,下山前,大兰村村民们入股成立了“大兰农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在西河镇统一经营商铺,年底统一给村民分红,预计每年每人能获得2000元至3000元收益。再加上土地流转收益和社保、低保等政策性收入,她家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政府每个月还给我们每人补贴1斤油、10斤大米。家里孩子上小学,每学期还补贴100元杂费和20元交通费呢!”肖渊根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