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蓝天雄鹰
——广空航空兵某师锻造空中劲旅纪实

翻开空军执行重大任务值班记录,广空航空兵某师的辉煌业绩一目了然。2008年,他们奉命执行北京奥运会南北两线4个赛区空中安保任务,是承担相关任务最重的航空兵师;2009年,该师18架新型战机组成的两个编队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米秒不差”地通过天安门上空,是空军各部队受阅数量最多的航空兵师。2006年以来,他们连续5年开赴一线驻训,是空军驻训频率最高、机型最全、任务完成非常出色的航空兵师;该师是全军连续多年军事训练一级师、3年内中央军委两次给该师所属一个飞行大队和一名战士授予荣誉称号……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全师官兵紧盯世界新军事变革前沿,坚守使命,科学发展,在军事训练和部队建设中,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一)

“党和国家把最好的装备交给我们,在军事斗争准备中,我们必须做刀锋!”师长刘树伟的话斩钉截铁。改装新型战机后,该师随时保持多机24小时紧急升空战备值班任务。师政委李峰说,要提高部队履行职责使命的能力素质,唯有贴近、再贴近实战抓训练。

去年5、6月间,空军在西北大漠展开了电磁环境最逼真、参演要素最全面、完全未知条件的体系对抗演练。该师10余名飞行员发挥训练有素、作风顽强、技战术水平出色的优势,大胜而归。在空军评出的22名“空战能手”中,独占6名。副师长王少华说,“我们就是要让全师飞行员树立敢打必胜的信心。”

改装新机以来,该师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72项;演练的数十套战法占到空军航空兵普训战法70%;创造了新机高原起降性能设计极限、用歼击机击落巡航导弹靶弹、单人单机国内最大航程等空军作战训练史上31个第一……

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演练。隆冬时节,时任飞行团长王列虎率队克服了海上救生设施简单、超强度等困难,在内陆机场起飞,经海上两次空中加油,完成远海巡航训练,返回内陆机场,取得了该新型战机装备部队以来航程最远、续航时间最长等6项突破。坐在记者对面,已升任师参谋长的王列虎说,“我们就是要让每一滴油都能提升战斗力。”

在该师飞行员综合办公楼最显眼处,挂着一张巨大的中国地图,走到这里,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看上一眼。政委李峰说,“全师官兵已经把使命担当融入到工作生活中的每一细节。想打赢、谋打赢、练打赢已经成为全师官兵的自觉行动和价值追求。”

(二)

背后是停机坪上一字排开的钢铁战鹰。李峰对记者说,经过这些年大抓军事训练,自己跟自己比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未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

未来战争将是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该师党委深刻认识到建设信息化指挥平台的紧迫性。2005年初,空军对战机进行信息化加改装建设试点,他们承担了第一批试点任务。

面对指挥信息化平台一无现成资料、二无经验可循的现状,师里想方设法请来专家学者进行指导,飞行员和机务保障人员常常为解决一道难题通宵达旦,超强度连续试飞……

经过9个月、数百架次飞行的技术攻关和空中验证,终于自主创新突破了空中同频组网、异频组网等技术关口,实现了构筑作战空域区域指挥网的目标。地面和空中雷达网能同时完成作战空情图、作战任务规划,兵力综合运用指挥自如。

信息化指挥平台的成功运用,不但把师团领导从传统的塔台指挥模式中解放出来,更有效地提高了飞行员自主准备、自主飞行和自主应对风险能力。副师长马雄说,现在,坐在师指挥所就能实时指挥引导千里之外的战机作战。飞行员可以根据任务规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完成任务。

在信息化指挥平台的支撑下,该师进一步率先完成了战术组训模式改革,创新了单一机型战术对抗、不同机型对抗和多兵机种体系对抗3种模式。率先组织新机空战对抗演练,形成轻重搭配、优势互补的协同作战战法,作战效能大大提高。战术打法由“火力与机动”向“信息与协同”深化,率先与陆军、海军建立联战联训机制……

“开阔眼界、瞄准前沿,争分夺秒地锤炼信息化条件下新型战斗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王少华说。

(三)

“创新的关键在于提高个人、团队和体系作战的能力素质。”刘树伟说,“我们的标准就是锻造一支随时可以作战并能取胜的部队。”

在信息化指挥系统建设中抢占先机,尝到甜头,激发了该师官兵向战斗力建设更高目标攀登的动力。他们主动修订了近300个人员岗位专业能力和20项装备质量两套标准,建立“岗位锻炼、脱产培训、任务摔打”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进塔台指挥、组织训练和专业保障3项模式改革,塔台指挥由领导指挥改为专业指挥,人员由11人精减到4人,每架飞机的机务维护由7人精减到4人,政治、后勤等服务保障工作更加规范高效。

李峰说,一项项改革就是要使各个岗位、各个专业平衡发展,整体提高飞行、机务、保障各方面人员素质,促进部队科学发展全面进步。在这一思路指导下,科学挖掘新装备潜能,不断提升战斗力,成为机务人员的首要任务。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型战机电子干扰吊舱的作用,杨溯、童晓鹏两名刚刚从院校毕业的小伙子天天蹲在机堡里,经过两年的刻苦攻关,终于解决了战机夺取制电磁权的重大问题。

在新型战机不断形成战斗力的过程中,师党委认识到,装备越是先进,训练越要正规,基础越要牢固。

党和人民的利益重于生命,这是该师官兵们60年不变的坚守。2009年3月7日的飞行训练中,时任副团长的李峰在1100米高度突遇发动机空中停车重大险情。指挥员下达跳伞指令后,为了保护珍贵数据,李峰义无反顾地驾着战鹰飞了回来,为新型战机处理类似险情积累了经验,被授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