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蔬菜棚下风景好
本报记者 夏先清
1月27日,本报记者在蔬菜大棚里采访任美什(右)。 柴志应摄

站在陇上,一眼望去,广阔的黄土地上散落的村庄犹如一幅幅年画,连片的薄膜大棚犹如白色的波浪。这是记者1月27日在陕西延安志丹县顺宁镇白草台村看到的一幕。正值寒冬时节,这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

揭膜通风、点花、打茬……一大早,白草台村村民任美什就在自家大棚里忙个不停。见到记者进来,任美什也顾不上停歇,“春节前这批西红柿就要上市了,这反季节蔬菜能卖个好价钱,可耽误不得。”

“这是最忙的一年了,收完这茬西红柿,我们马上就要种辣椒。”任美什说,幸好新买了台自动卷帘机,每天揭卷帘子只用20多分钟,“不然还真忙不过来。”

任美什家有4口人,儿女都在上学。当地农户每建一个大棚,政府都给相应的补助。去年,任美什也马上建起了4个大棚,种上了黄瓜和西红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大棚蔬菜很快开始盈利。

“这个春节忙得充实,忙得有奔头!”话语间,任美什流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告诉记者,“当初建蔬菜大棚时,大棚膜、钢架、苗种都是政府免费提供,我们只投入劳力。算下来,现在一个蔬菜大棚每年纯收入在3万多元。今年我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我们村的棚菜种植户,几乎天天进大棚劳作。这几天正是西红柿采摘集中上市的时候,最热闹、最好的风景就在大棚里。”顺宁镇镇长杨成贵对记者说。

结束了上午的劳作,记者随任美什来到了他家,庭院里里外外整洁干净,家具摆设井井有条,“除旧迎新,我们要干干净净过大年。”任美什脱下沾土的大衣笑着说。

下午3时许,任美什又出门了,为抵御晚上的冷空气,他要给大棚做好保暖工作,“完事后,我还得去镇上准备年货呢!”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