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家乐里话增收
本报记者 刘 畅

农家乐成了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的一张名片。

皑皑白雪尚未融化,1月26日早晨,记者乘车沿着上海市对口援建的都江堰蒲虹路,在高山峡谷中一路蜿蜒前行,来到了虹口乡。盘山公路两旁随处可见的农家乐都挂着大红的灯笼。

上午10点30分,山水丽苑农家乐的经营者岳宗强开门营业。“虹口重建后,农家乐生意越做越好。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景点景观越来越精彩,游客也越来越多。”谈及过去半年来农家乐的经营情况,岳宗强笑着说。

记者走进这家农家乐,只见整洁的前厅里,摆放的餐桌可以容纳300人同时就餐,沿着走廊来到住宿区,“别墅型套房、标准间,卫生整洁,房内电热水器24小时供应热水,能同时接待150人住宿。”岳宗强介绍说。顺着住宿区旁的台阶一路往前是视野开阔的后院,亭台楼阁,林荫茶园,游客可以在这里露营、观景、垂钓。

“2010年6月至8月,我们的营业收入就达到80多万元。”说起去年的收入,岳宗强很满足。

在与此处相隔几公里的深溪村2组的一个农家乐里,26岁的郭刚今年准备在自家办的农家乐过年。郭刚的农家乐有3层楼、800多平方米,可容纳35人居住。顺着挂灯笼的楼梯上去,2楼的过道上挂满了熏腊肉和香肠。郭刚说,地震时家里的房子全部倒塌,2009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一家人贷款30万元,加上向亲友借的20万元,办起了农家乐。

紫月阁客栈、实友居、金宴度假村……在虹口乡白沙河两岸,一家家规模不一的农家乐,布局、外观及功能设施宛如乡间别墅。为了让农家乐上档升级,重建后的虹口乡抓住“创建国家4A级景区”的契机,全力推进农家乐发展,将过去分散经营、条件较差的农家乐向适当集中、档次更高的乡村酒店转变,目前经营的农家乐已有90余家。

采访结束时,已近中午时分。在虹口乡的沥青山路上,三三两两的游人结伴而行,路旁的农家乐喧闹声声传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