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保险视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亮点频现 保险业整体业绩亮丽

2010年,保险业保持稳步发展,众多亮点可圈可点:行业整体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保险公司内控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逐步提高、保险服务更加规范、服务信息更加透明。而这已在数家保险机构2010年业绩中体现出来——

中国人保:

整体盈利创历史新高

2011年,中国人保将着力提升四大能力:多元盈利能力、金融综合服务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巩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2010年以来,中国人保有效把握发展机遇,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推进资源整合、集中管控、依法合规经营等,各业务板块多元盈利格局进一步巩固。2010年,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实现总收入2647亿元,同比增长37%,保费收入2464亿元,整体盈利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十一五”的完美收官。

中国人保财产险保费收入突破1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9%,非寿险市场引领地位持续巩固;寿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824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增量市场占比从2007年的第7位上升到第3位;集团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超过3700亿元,是2006年的5.7倍,投资板块为集团盈利水平提升作出重要贡献;交叉销售及互动业务保费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55%,业务协作能力进一步加强。

在农村保险方面,中国人保2010年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71亿元,累计承担种养业风险责任2469亿元,农险市场份额52%,产、寿险公司在34个省、计划单列市的557个网点实施了农网共建;

在服务社会经济方面,中国人保成功护航世博、亚运,为世博、亚运和亚残运会提供超过3000亿元的保险责任金额,获得了国家授予的“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品牌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据中国人保集团监事会主席、纪委书记周树瑞介绍,“十一五”期间,中国人保集团保费收入年均增长30%,超同期行业平均增速5.6个百分点,特别是2007年以来,保费收入年均增长超过35%,4年增长2倍以上;总资产翻2番以上,年均增长39%,是前5年年均增速的3.2倍;管理总资产9701亿元,是2005年的10倍以上。

周树瑞表示,“十一五”以来,特别是2007年以来,中国人保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集团发展面貌、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转变。成绩的取得首先得益于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凝聚发展共识,“重塑人保形象,再创人保辉煌”成为全系统的共同信念和责任。其次是制定并坚定地实施新的发展战略,推动业务收入、资产规模大跨越,实现了综合经营的实质性突破。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重组整合创新,把一个个外界认为“不可能”的构想转化为现实,实现了各子公司全面盈利、集团整体盈利再创新高的历史性突破。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转变发展方式、巩固扩大发展成果,力争在2015年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盈利能力突出、整体运营高效、服务能力领先的一流保险金融集团,并挺进世界500强前150位。

周树瑞表示,“十二五”时期是推动中国人保科学发展、建设一流保险金融集团的关键时期。中国人保将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进一步加强集团化建设,提高一体化运营效能;把巩固多元盈利格局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进一步提升集团整体盈利水平;巩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力争到2015年把中国人保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盈利能力突出、整体运营高效、服务能力领先的一流保险金融集团,集团业务收入翻一番以上,年复合增速超过15%,总资产突破15000亿元,进入世界500强前150位。

中国人寿: 品牌价值持续上涨

连续四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成为我国保险行业唯一一家“双世界500强”企业,品牌价值比2005年增值近400亿元

2010年,中国人寿集团各项业务稳健发展,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集团合并保费收入达到3510亿元,同比增长15.9%。

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保持平稳增长,继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首年期交保费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续期拉动效应逐步增强。财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12.6亿元,创造了开业4年规模过百亿的突出发展业绩。养老险公司受托、账管和投管“三项资格”累计中标业务规模折算合计860亿元,连续3年当年新增业务居保险行业领先地位。

资产公司受托管理资产达到1.58万亿元,以占全行业35%的受托管理资产,实现了占全行业40%以上的投资收益,系统内委托资产权益类投资超越行业平均水平和市场基准。

2010年,中国人寿集团总资产达到1.7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4.2%。盈利能力不断提升,集团合并净利润预计在2009年高位的基础上继续增长。

中国人寿2010年的靓丽业绩与“十一五”期间的持续发展分不开。作为保险行业的“龙头”和“巨人”,中国人寿在过去的5年发生了显著变化:

5年来,中国人寿整体实力大幅增强。2010年与2005年相比,中国人寿集团合并保费收入增长了93%,总资产是2005年的2.45倍。中国人寿集团品牌影响也进一步扩大,连续8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位居第118位,较首次入选排名跃升了172位,并连续4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成为我国保险行业惟一一家“双世界500强”企业,品牌价值高达853.68亿元,比2005年增值近400亿元。

发展格局显著变化。2005年以来,中国人寿相继成立了财险、养老险等新的专业子公司,全面形成了以集团公司为核心,寿险、财险、养老险及保险资产管理和投资等专业子公司协同发展的保险业务综合经营格局,成为了门类比较齐全、架构基本完善的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保险集团。

社会影响力极大提升。“十一五”期间,中国人寿积极发展涉农业务,农村小额保险试点已经扩大到19个省市、2200多万人次,初步探索出一条遵循国际惯例、具有中国人寿特色的农村小额保险发展模式;新农合、新农保等政策性业务累计参加人数达到2769万人,管理资金达到37.6亿元,创造了番禺、新乡、洛阳、宜兴等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典型,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灾害中,中国人寿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举全系统之力参与和投入抗灾救灾与灾后重建工作。“十一五”期间,中国人寿各项赔付支出3836亿元,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有力的保险保障。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人寿在2011年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转变方式,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二是着力深化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富有市场竞争力的体制机制。三是着力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四是着力优化服务,进一步构建统一规范、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体系。五是着力提升品牌,进一步扩大中国人寿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度。六是着力加强党建,进一步推动和谐企业建设。

中国太保: 寿险产险双双提升

中国太保紧随行业发展脉搏,在稳健经营、提升品牌形象方面积极创新,不断推动和实现可持续价值增长,保险主业的竞争力日益彰显

2010年,中国太保保持了产险高增速,寿险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全年总保费收入1435亿元,同比增长41.0%,其中寿险和产险规模保费收入分别为920亿元和5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和51%。

中国太保2010年取得好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力调整了产品结构,比如力推期缴传统险,在收缩银保趸缴产品的同时,推出利润率较高的银保期缴分红产品等。在产险领域中坚持把意外险、货运险、责任险等效益良好的业务作为重点发展的核心业务。

积极推进产品创新是太保稳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太保寿险确立了以产品系列、产品组合和产品品牌为核心内容的产品体系,推动销售模式从“产品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变,不断提高产品满足社会保险需求的能力。太保的渠道创新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业已构建起多元化销售渠道体系,在加快传统渠道发展的同时,大力拓展交叉销售、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等,使多元化渠道成为新的价值增长点。

太平洋保险集团董事长高国富表示,“十一五”期间,太平洋保险紧紧抓住了集团整体上市的契机,通过产品、渠道、服务和机制创新,着力扩大保险覆盖面,提升了销售、服务和综合竞争力。他还表示,在未来3至5年内,太平洋保险将围绕“挖掘客户价值”、“实施细分战略”、“提升服务品牌”、“打造后援平台”等战略抓手,实现从“产品销售导向”到“客户需求导向”全面转型。

专业健康保险:人保健康进入盈利周期

近年来健康保险市场越来越大,以中国人保健康为代表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开始在服务社会经济中崭露头角。

作为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龙头,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过5年的积极探索、创新和有效实践,在“十一五”期间逐步成长为引领我国专业健康保险市场、步入盈利周期的国内最大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

2010年,人保健康共实现保费收入92.9亿元,同比增长49.81%,高于人身险市场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在我国健康保险市场上占有15%的份额,居行业第三位,占有我国专业健康保险市场96%的份额,保持绝对领先地位;2010年,人保健康经营效益大幅增长,创开业以来最好水平,全年实现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增长114.58%,净利润增速是保费增速的2.3倍,保费利润率同比增长48%。

中国人保健康在发展过程中,把握住了新医改深入推进的良好政策机遇,积极服务国家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其创新的“湛江模式”得到国家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目前,中国人保健康承保的政府委托业务项目267个,同比增长59.88%;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8.82%;业务覆盖22个省份的89个地市,服务人群3500多万,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中国人保健康2007年到2010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19亿元,年均增长79.97%,高于同期人身险市场保费增速52.6个百分点,目前已跻身国内人身险公司前10强,中国人保健康累计为9000万人次提供了保险服务。在盈利水平上,中国人保健康打破了专业健康保险公司通常需要8到10年才能盈利的国际惯例,早在2009年就提前3年实现了“六平七盈”的盈利目标,成功进入盈利周期,并成为中国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的市场引领者。

5年来,中国人保健康始终坚持专业化经营方向,首倡并确立了“健康保障+健康管理”专业化经营理念,初步搭建了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构建了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平台,成为国内服务特色鲜明、保障能力全面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

中国平安: 服务先行不断升级

从5000万元资产到目前1700亿元资产,从不到500万元收入到2010年接近2000亿元,平安目前在全球所有上市的金融机构里市值排名第20位

过去的一年,中国平安继续保持保险、银行和投资三大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积极推进平安银行与深发展的整合,进一步深化公司综合金融战略的实施。

2010年,中国平安总保费首次突破2000亿元,其中人寿、财产、健康险、养老险公司保费收入分别为1590亿元、621亿元、1.99亿元和51.8亿元,合计2264.79亿元,同比增长约31%。

保险业务方面,平安寿险年规模保费突破1500亿元,其中个险首年规模保费同比增速超过40%,首次领跑同业;平安产险保费超600亿元,市场份额突破15%,综合成本率创历史新低,三大险种六大渠道全面实现盈利。据统计,平安车险的保费收入超过125亿元,占国内电话车险市场八成份额。

客户服务层面,中国平安秉持开拓创新精神,通过“车险一天赔付”,“寿险为您寻找理赔的理由”,“保单E服务”等领先服务,不仅提高了客户服务水平,而且对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平安产险、寿险的客户服务满意度均位于同业前列。其中,平安产险2010年客户满意度为92.75%。车险业务万元以下赔案“一天赔付”承诺达成率高达99.85%;平安寿险2010年客户理赔满意度为92%。

在社会层面,中国平安推出“低碳100”绿色行动,将100项低碳举措贯彻和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发展、员工日常办公等环节中,从业务、运营和公益等维度,全方位开展低碳公益。平安产险环境污染责任险年度内新增承保较2009年增长300%,保费收入较2009年增长64.4%,该款产品还荣获了“最佳责任保险产品”称号。“低碳100”项目荣膺首届“中国最佳低碳企业”、“中国绿色公司百强”等殊荣,入选“巨潮—南方报业低碳50指数”。

“刚刚过去的2010年,对平安来讲是有意义的一年。”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表示,2010年平安形成了全牌照的金融架构,同时拿到了基金牌照,从最底层到私人理财、PE投资领域都已涵盖,形成了独特的综合金融集团的架构。

“金融机构在推动民间资本、民间资金转向产业资本方面应该起到核心中介作用。”任汇川认为,金融机构中介的核心价值,就是如何把老百姓的存款通过专业化的技能转化为国家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巨大资本需求,而且要体现两个作用:即体现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和管控风险、帮助老百姓做好理财的作用。

为满足客户的综合金融需求,中国平安正尝试利用新技术顺应新兴的消费群的需求,探索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模式。

近年来,中国平安着力开展对金融后台和中台的改造。这其中包括建成亚洲最大的综合金融后援中心,逐步完善综合金融框架,完善产品布局等。凭借着高度电子化、集中化的后台管理和中台严格专业经营,中国平安搭建起了强大的综合金融系统平台、营销渠道和产品平台。

未来5年,以寿险、产险为主的保险业务将为平安集团提供持续的利润增长;未来的2年至10年,银行和资产管理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在未来的5年至15年,投资业务、小额消费信贷、企业年金、新渠道、第三方资产管理等将确保平安集团实现利润的可持续稳定增长。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