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银行视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依托票据创新发展 推进银行经营转型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研究总监 詹向阳

有数字表明,2009年我国企业累计签发的商业汇票已达到10.3万亿元,累计贴现汇票金额为23.2万亿元,票据在货币市场中的比重达到了21%,成为我国货币市场的“三大支柱”之一。

迅速发展的票据市场,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提高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票据作为重要的短期融资渠道,有助于丰富货币市场品种、增强金融工具的弹性和灵活性。票据不仅期限较短,可以避免价格泡沫的出现,而且因为发行企业分布的范围相当广泛,数量极其庞大,所以能够更好地发挥价格发现的功能,引导资源流向更有效率的领域。另一方面,与其他融资渠道相比,票据融资具有门槛较低、财务成本节约、审批程序相对简单等优势,为企业提供了更为方便灵活的融资选择。特别是票据融资能够更好地帮助一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有利于矫正融资资源配置结构失衡的问题。

票据业务不仅仅是银行传统性业务,而且也成为助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转型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银行业大力发展票据业务,推进国内商业银行战略转型。

发挥票据业务优势,有利于推动国内银行调整信贷结构、降低信贷业务风险。工商银行的实践表明,对于国内商业银行而言,票据是沟通实体经济、信贷市场和资金市场的纽带,可以很好地发挥资金“蓄水池”的作用。通过发展票据业务,银行能更为便捷和主动地平衡信贷收支和调整信贷结构,有利于保持相对合理稳定的信贷规模与投放节奏;并且,票据业务的经济资本占用较少、风险较低,可以帮助银行平衡资本约束与信贷发展之间的关系。此外,票据还可以充当商业银行的二级流动性备付,可以通过与信贷的反周期操作,规避利率风险,实现风险——回报结构的平衡。

挖掘票据业务潜力,有利于推动银行转变业务发展模式。当前,国内各家商业银行都在积极以大型企业、集团企业为依托,通过发展链式金融和提供网状服务,全方位延展客户边界和扩大收入来源。企业链上各企业之间最主要的关联方式除了实物流就是票据流。因此,在链式服务背景下,发展票据业务不仅仅是一项业务手段,更是银行发现客户、拓展业务范围的钥匙与抓手。

加强票据业务创新,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银行产品与服务。票据业务不仅融合支付结算、融资、信用功能于一身,而且大多具有真实交易背景,能够很好地协调业务创新和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成为稳健型创新的重要来源。例如,票据理财产品不仅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稳定的收入,而且可以拓宽票据市场的资金来源,促进票据市场的发展;将票据纳入到银行的融资方案设计、资金结算和财务管理策划等财务顾问服务中来,可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业务领域中的潜在优势;开发资产支持型票据,可以帮助银行实现主动调节流动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目的。

工商银行是国内银行票据业务的领军者,在同业中率先建立了票据专营机构,率先实现了票据业务风险集中管理,率先运用管理系统加强约束控制,率先推出了以SHIBOR为基础的票据业务利率定价,率先推出了票据价格指数,并通过成立中国城市金融学会票据研究会,创办《票据研究》期刊,组织“票据业务创新与发展研讨会”等高层论坛,为金融票据领域的研究活动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未来,中国票据业务仍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如何在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和信贷市场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更好发挥票据业务支持银行信贷结构转型的作用;如何在银行一体化、综合化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发挥票据业务链接多个市场、融合多重功能的作用;如何在银行资本管理业务体系中,进一步发挥票据灵活能动的特性;以及如何在银行集团化管理框架的构建中,发挥票据专营机构在业务组织模式创新中的“探路者”作用,这些重大课题仍有待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