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纵横链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住龙头 事半功倍
□ 谢 兴
绿荫环抱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我国的水库数量居世界首位,多年以来,这些水利工程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受到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上一部分水库设计标准较低,不少水库成为病库险库,严重影响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已成为当务之急。

然而,病险水库该怎么修,如何管,才能不再出现“修了险、险了修”的恶性循环呢?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重庆市有一个秘诀,那就是以资金为龙头,建立长效机制,找准关键推动除险加固工作又好又快实施。

所谓以资金为龙头,指的就是重庆市实施的市级财政“竞标”投入激励机制。通过出台“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奖励政策,重庆市积极鼓励区县在计划下达前,先行通过整合支农资金、财政担保贷款、土地储备等多种形式积极筹措资金,按照初设批复方案完成建设任务,其后市级再据实给予补助。

此外,重庆市还明确要求中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大坝稳定、基础防渗、泄洪安全等主体工程建设。

重庆市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中的另一个关键之处,就是建立长效机制。水库修好了,如果缺乏维护管理,迟早还会变成病库险库。因此他们一方面落实人员编制与财政补助资金,完善管理措施,健全规章制度,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在推进除险加固工程的过程中,重庆市十分注重将其与水管体制改革“挂钩”同步推进,通过改革理顺权责,为持续运营奠定了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