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专家评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强化管理 让水库成为“幸福之源”
——访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孙继昌
本报记者 李 力 瞿长福 牛 瑾

如何能让水库真正成为人民的“幸福之源”呢?日前,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孙继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如何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孙继昌:2008年1月,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要求在2010年底前全面完成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的624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为如期完成目标任务,水利部切实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集全部之力,全系统之力,全力组织实施。我们采取了以下有力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陈雷部长亲自抓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水利部成立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方案。每个部领导均分省指导,每个司局均分工包省,每个流域机构分工包片,此外还制定了信息报送、进度通报、春查秋会、年度考核等工作制度。

落实工作责任,实行责任追究。水利部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签署了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并逐项检查责任落实和履行情况。地方各级政府建立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制,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加强督导检查,开展重点帮扶。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组织开展项目稽察督导、项目审计、资金核查等工作。水利部每年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检查,全力推动工作进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制定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稽察督导指导意见,对部分重点项目的建设全过程进行了稽察;组织对审计、稽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记者:据了解,专项规划的总投资约65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91亿元,地方配套266亿元。那么,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保证各地都能将配套资金落实到位?

孙继昌:一是中央加大地方配套资金督办力度,强化资金保障。一方面考虑到地方财政困难,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密切合作,及时下达中央资金,并将中西部地区的中央补助比例,从原来的1/2、2/3提高到60%和80%,对国家级贫困县,西藏及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的藏区,新疆南疆等地区予以重点倾斜,减少地方配套比例。另一方面,水利部定期对各地配套资金到位情况排序通报,通过水利部对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发函,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也以各种方式督促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到位。二是各地也积极筹措地方配套资金,不少地方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利用贷款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各地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严禁挤占、挪用和滞留建设资金。广西、江苏、山东、福建等省、区地方配套资金基本落实。河北省加大省级配套资金比例,除贫困县配套资金全部由省级负担外,其余县的省级负担比例达70%,对市、县配套确有困难的,由省统贷转借,市、县财政分年度还贷。

记者:如何保证水库除险加固资金能真正用到水库上?

孙继昌:为保证质量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和生产安全,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中纪委、监察部把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重要内容,所有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均被列为排查对象。审计署对18个省(区)554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分别对大中型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门的稽查和财政评审,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督促地方认真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地方各级发展改革、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在地方配套资金筹措、资金拨付和监督检查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记者:这样大规模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如何抓好工程的建设管理?

孙继昌:为确保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质量和安全,我们在建设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加强项目管理,规范了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工作,建立了大坝安全鉴定成果核查、初步设计指导巡查和复核、集中建设管理、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规范了工程建设行为。

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各省(区、市)按照完成目标任务的时间要求,逐库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实施各个阶段,特别是主体工程完工、全面完工和项目验收的具体日期,确保完工一座,及时验收一座,发挥效益一座。

为加强项目管理,严格基本建设程序,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提高管理水平。湖南、江西、贵州等省积极推行新的建设管理模式,对小型项目多的县,以县为单元组建项目法人,实行集中建设管理,打捆招投标选择施工、监理队伍,集中采购重要设备、原材料等。

为加强工程质量与安全,强化质量和安全监督,严格项目开工审批、施工设计方案审批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安全至上”的意识。河南、浙江等省把保证工程质量作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生命线,在例行质量检查、检测的同时,对工程质量与安全实行巡检和“飞检”,对施工企业的不良行为记入信用档案,及时组织整改。

为规范建设管理行为,加强对市场责任主体监管,通过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罚,推进除险加固工作的顺利开展。云南省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建设、监理、施工、设计和质量监督等参建单位进行年度考核。

记者:我们了解到,除了大中型水库有专业的人员管护运行,一些小型水库尤其是边远地区还很难做到这样。我们想知道,这次除险加固后,怎样做到有效的管护运行?

孙继昌: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实施后,已经初步建立了长效良性运行机制,今后,水利部将继续督促指导各地结合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同步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将改革覆盖到基层水管单位,延伸到小型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水库,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落实维修养护经费,做到有管理责任主体、有管护人员、有管理经费,积极探索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对实行专业化管理、县级水利部门和乡镇水管站集中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等有效管理模式,努力建立小型水库管理长效良性机制。同时,进一步抓好规范运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完善规章制度,落实规范管理行为,不断推进水库注册登记、安全鉴定和降等报废等工作;加强水库监测和自动化建设,不断提高现代管理水平;落实预警措施、巡视检查和值班制度,制订应急预案等,严格控制运用,加强运行管理督查,确保运行安全。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