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小企业视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观察
推动创新还需“三管齐下”
陈 静

在广东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台崭新的机床正在接受几位外国专家的调试,这是世界模具设备生产巨头阿奇夏米尔出品的最新激光加工机床LASER10005Ax,钜升则是全亚洲第一个采用这样先进设备的企业。

然而,该公司生产总监尹仲贵的话却发人深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不能只停留在购买先进装备上。好的装备要想用好,比如说这台设备,不但要有能操作它的技术人员,也要通过合理的排产来让它发挥最高限度的产能,这就需要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这些都搞好了,技术创新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尹仲贵的说法来自企业的实践,那么,香港大学的两位学者则从研究角度,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朱启华博士和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的陈建行博士用三年时间进行了这样一项研究:对企业的“智力资本”构成进行核算和研究。“从经济学上讲,智力资本的构成包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朱启华介绍说,实物资本的“主力军”,是企业投入科技创新的先进装备;人力资本,则是科技创新中“人”的因素,它包括高素质的员工,也包括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结构资本,则是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衡量。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对实物资本的重视远远超过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从经营者的理念上来看,缺乏对无形资产量化评估的意识,无形资产还很难与有形资产匹配。”朱启华表示。

“短板理论”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同样适用,装备、人才和管理水平,任意一个方面的缺失,都将影响企业的价值增值、创新能力的实现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从这个角度出发,借力“外脑”,通过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进一步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是中小企业提升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而结构资本提升,最切实的方式则是进行“两化融合”。“对中小企业来讲,采取信息化手段,用信息化来提高生产链条各环节的效率只是提升结构资本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采取信息化手段,自发生成的中小企业能够学会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流程,从而更切实地向现代企业转变,这将为它们占领高附加值的产业链高端奠定基础。”陈建行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