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信息话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信息技术对工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
丁 伟

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发展最强大的引擎,直到21世纪中叶之前将继续成为支撑新兴技术和产业、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继续向全社会全方位渗透,在世界范围内推进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深刻变革。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发达国家都把加快信息技术创新和发展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把促进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和服务业中应用以及培育新兴产业形态作为战略布局的重点,力争抢占未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先机。美国注重各种智能系统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在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重点关注医疗电子和光伏、光电子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欧盟2011年重点研究未来互联网、机器人系统、智能和嵌入式系统、光子学以及借助信息通信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体质、提高幸福指数。日本制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以人为本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让信息技术如同空气和水一般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由此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变革,实现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自主创新。德国政府提出“数字德国2015”,把发展现代化、经济型的信息技术作为实现目标的基础,发展重点包括将信息通信技术融入经济生产的各个阶段、进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建设等,旨在提高德国的国际竞争力。韩国政府发布“IT融合发展战略”,提出到2015年成为世界五大IT融合强国的发展目标,主要围绕加强IT融合的创新力量、培养IT融合零配件产业、开创IT融合市场和建立IT融合基础设施等四项任务展开,确定了与IT相融合的汽车、造船、医疗、机械、建设、石油、国防、能源、照明、机器人等10大领域。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主要着力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其中又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中心环节,重点是调整工业结构。我国已经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但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制约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尽合理、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制约等。信息技术作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和产业升级助推器,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最核心技术,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撑引领工业转型升级进程。新一代信息技术位居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改造提升传统工业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技术。“十二五”时期,要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研发满足国家发展重大需要并参与国际竞争的产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新跨越。在此基础上,加强信息技术在全行业、全流程、全方位的应用,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产业链完善、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重点是在生产工具、产品和经营管理三个层面加强技术改造和融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一是重点发展机床电子和工业控制产品,提高生产工具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变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生产方式、交易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由主要依赖传统生产要素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二是大力发展汽车电子、医疗电子、航空电子、船舶电子等量大面广、拉动作用强的应用电子产品,提高工业产品信息化比重和智能化水平,实现产品信息化向信息化产品转变,推动工业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三是深化信息技术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集成作用,对企业生产经营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加快市场反应速度、适应竞争方式变化,提高经营管理网络化水平。(作者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师)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