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生态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珠三角“绿道” 因慢而美
隋明梅

一月初,经过一年的修整、连接和美化,2372公里长的“珠三角绿道”全线贯通,串织起广州、东莞、佛山、中山四城的数十个县市区。这条绿道在形式上是林荫路网——无论从空中俯瞰还是行走其间,她呈现于行人眼帘的都是一幅绿色打底的繁花织锦图;内涵上是一条生态大道——道路穿行于山水间,建设过程中因形就势、尊重原有地质地貌;其作用当然是交通,不过,此路别致之处在于,其交通之前加了一个“慢”字——所以广东人又称这条绿道为“慢道”。

这里的“慢”,是褒不是贬,是主动追求而非被动结果。

“慢道”像藤又像网,串联起数以千计的风景名胜资源,为了让行人慢下来,绿道沿线还修建了数百个驿站,驿站配置了人们居家和城市休闲所拥有的一切,而这一切如饮食、起居、日常用品等,不是天然就是低碳,让人行进在路上想驻足,进得驿站想住宿,驻足住宿之后更想慢慢地行走、漫无约束地逛游。“慢道”的绿色与低碳追求并不影响旅行者与现代世界的关系,比如当手机无电时,驿站里有手机加油站,手机充电时人们不会无事可做,因为驿站有无线上网系统。

最让行人慢下来的风景当属自行车以及专属于它的蜿蜒小道。当驾车人感觉驾车无趣时,便可进驿站租辆自行车来骑。在田园山水间,旅行者可以骑几小时,也可以骑上几天,不必担心高速驶过的汽车冲撞,因为这小路上根本不允许机动车进入;不必担心车辆存放问题,因为这里可以随时停车;不必担心饮食住宿,因为茶馆、水站、农家乐就在田间路边。

“慢道”的绿色低碳追求,始于规划建设思路。不搞大拆大建,坚持保护原有地质地貌,因形就势,占地尽量利用原有路基,选线尽量靠近城镇建成区,并且充分利用风、光及生物质能源。这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对《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的要求。

“慢道”的绿色低碳追求,整合了绿色资源,更创造出新的旅游产品、新的就业岗位。旅行社带来的团日见增多,个人游日见增加,会议会展日见增多,而富有地方特点和风味的农副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价格也日见提高。与此同时,沿路农村和小城镇就业也增加。以增城市为例,绿道建设提供了直接岗位1000多个,而间接岗位超过3000个,村集体经济增长速度比非沿路村庄快了5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道路好像只追求一个功能,那就是让行人以最快的速度行进。快,成为城乡道路设计和管理的全部目的。为了快,就要距离上取直求短,为了取直求短,就要开山、搬迁、拆除。当这样的道路建成,路边的村庄、社会服务资源以及自然资源大多就只能望路兴叹了。而珠三角“慢道”却让道路建设推动着城乡一体化、引导着低碳生活与绿色交通,让路边的村镇、风景和物产成为道路的组成部分,让路边的居住人与路上的行人共同融入绿道这一现代风景中。

珠三角绿道告诉我们,慢也是一种追求,是一种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