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成都:创新发展思路 织就住房保障网
本报记者 钟华林 喻 剑
  图为成都市经适房项目—光华嘉苑小区交付现场。                               盛云龙摄
  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盛云龙摄
  图为成都市经济适用房—皇经嘉苑小区内景。  盛云龙摄

  随着统筹城乡的推进,在“全域成都”的理念下,成都市近年来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适当提高住房保障标准,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确保城乡居民住有所居。构建城乡公共住房服务体系,成为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内容。

  广厦千万平地起。10年间,成都市通过各种形式的住房保障工程,共解决100余万户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总修建住房面积达到7200余万平方米,政府和社会投入资金超过1500亿元!在成都,“无缝覆盖型”城乡公共住房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升级。

  “幸福安居”模式在成都的成功实践,源于发展思路的创新。成都市先行先试,近年来创造性地践行“按需建设、应保尽保”、“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廉租补贴专户监管”、“经适房租售并举”、“价低质不低”等新制度、新理念,一张由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等共同织就的住房保障网在成都全域铺展开来,为城乡居民提供了长久稳定的安居保障。

  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表示,成都市从“完善制度、加大力度、拓展范围、统筹城乡”入手,不惜代价、不限规模,“按需建设、应保尽保”,不断加大住房保障的投入和实施力度,不断对住房保障“提标扩面”,大规模筹集保障性住房,大范围惠及城乡居民,让更多经济困难家庭实现安居乐业。

梯级保障全覆盖 按需建设保供应

逐层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从1998年全国城市住房制度向主要由市场供应转变开始,在推动住房市场大发展的过程中,成都就从未放松过对住房保障工作的推进———

  1998年开建第一栋经济适用房;1999年全面启动廉租住房保障工作;2002年启动大规模危旧房及棚户区改造;2004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并首次公开发售经济适用房;2006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对低收入家庭申请廉租房应保尽保;2008年启动公租房建设;2010年大幅度提高保障标准、扩大保障范围,实现中等偏低和低收入人群的“无缝覆盖”,确保百姓“住有所居”。可以说,成都住房保障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无缝覆盖,是要在时间上,从长期住房困难户延伸至阶段性住房困难户;在空间上,从成都市中心城区延伸至郊区(市)县。”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局长何立祥说,“无缝覆盖的目标,是要实现百姓住有所居。”

  实践“无缝覆盖”,成都市曾在2006年出台《成都市城市公共住房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及两个配套文件,系统地构建起了全市分层次、多形式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

  今年初,成都市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对住房保障扩面、升级进行了明确规定。《意见》明确规定,中心城区年收入2.2万元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家庭由廉租房保障;年收入5万元以下、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6平方米以下的家庭由经济适用房保障;家庭年收入低于7万元(单身居民年收入低于3.5万元),不属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且无力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中等偏低收入家庭,由限价商品房保障。

  家住成华区双林路的张洪强几年前下岗,《成都市城市公共住房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实施后,他成为“分层次保障体系”的直接受惠者。按照补贴标准,张洪强每个月可以领取500多元的租金补贴。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像我们这些不够廉租房申请条件,但还买不起经济适用房的低收入家庭,也能享受政府的住房租金补贴了!”

  “全域成都”一盘棋,成都市整体推进中心城区和郊区(市)县住房保障。在双流县,以廉租住房制度为主、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为辅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为全县所有家庭年收入在3.8万元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服务。“我现在住的房子40多平方米,租金全部由县里补贴,很轻松。”双流县低保户王大爷喜笑颜开。按照双流县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王大爷能享受到政府每月每平方米8元的租金补贴。

  过去10年,成都从各个角度入手,通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职工集资建房、单位房改房等,直接解决了80.9万户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积累了丰富的住房保障经验。

  为了更好覆盖农民工、毕业大学生等新的“夹心层”,今年以来,成都市全力推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将保障对象一举扩大到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无房家庭和5万元以下的单身无房职工,同时将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市户籍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一并纳入,实现了保障体系“合龙”。

  陈明2008年在成都高新区一家企业参加工作,暂无购房能力。当年,成都市房管局推出了一批专门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租赁型公寓,租金享受7折优惠。陈明提出申请,2个月后就搬进了一套面积40多平方米的住房。和陈明一样,不少来蓉工作并落户的大学毕业生,把来成都的第一个家,安在了租赁型公寓。

  在成都,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通过预登记,按需建设和采购,根据预登记的数量、方位等进行统筹规划,每年制订保障性住房建设年度计划。今年,成都市计划新增低收入家庭住房房源1.5万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万户;组织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000余套;建设限价商品房5500余套。2008年至今,成都已开工竣工公共租赁住房159万平方米。

动态管理机制新 规范服务显实效

最大限度保障住房困难家庭权益

  为了准确掌握住房保障对象的动态情况和需求,实现对住房保障对象的精细化动态管理,成都市全面启动了对住房保障对象的动态跟踪服务。

  去年底,成都市推出一批实物配租的廉租房,成都市民王耀平填写并上报了家庭基本情况、收入状况以及住房需求等信息。几天后,社区人员就上门来调查了。经过初审、公示等程序后,今年初王耀平一家顺利入住一套成都市二环内50多平方米的住房。

  王耀平提交的信息,在第一时间被传送至成都市城乡房管局的信息动态管理系统中,城乡房管局根据有效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统筹制定保障计划。

  “通过加强保障服务,让所有保障对象进入这套管理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保障资源的配置效率,让保障对象切实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进而实现了政策覆盖的‘应保尽保’到实际保障的‘应保尽保’。”成都市住房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宏说。

  确保系统准确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保障对象需求进行预登记。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它建立在成都各区(市)县房管局、街道办工作人员入户调查、逐户摸底的基础上。2009年底,成都完成了对全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普查摸底,仅对廉租房保障对象,就收集了多达4.6万户家庭的详细信息。

  除此之外,为了解决住房保障后续的监管难题,成都市目前已建立起对保障对象住房情况变化的动态预警机制。成都市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与成都房屋权属登记系统及商品房备案信息系统实现了联网,实现了中心城区及郊区(市)县的数据库中对申请对象及其家庭成员进行住房档案和商品房备案信息的实时比对。张宏举例说,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新取得房屋在办理产权转移登记或备案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并提出预警。保障对象须退出或解除住房保障后,方可办理产权登记或备案手续。“通过建立动态预警机制,能确保已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在购买或以其他方式取得住房时,及时退出住房保障。”成都市住房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一创新有效破解了监管难题,让有限的保障房源得以循环利用。

  以覆盖全域成都的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成都市建立起一套全面覆盖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了保障性住房严格准入、及时退出,最大限度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权益。

  上门服务、“一站式”并联审批,将住房保障服务做实做细,是成都市住房保障工作思路创新的重要体现。张宏告诉记者,按照政策设计的初衷,是希望能让所有符合条件的家庭,都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住房保障。但2006年公共住房制度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后,相关部门发现:经济困难户申请住房保障并不如预料的踊跃。相当部分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并未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参加了当年预登记的低收入家庭并未正式申购经济适用住房,还有不少青年夫妇为节约生活成本愿意借住父母家等。

  “城市居民对住房需求有着复杂多样的个性化考虑。这需要我们及时掌握保障家庭的需求情况,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优选保障方案。”张宏介绍道。此后,相关部门以社区、街道为载体,让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了解应保对象的住房、收入变化情况和需求意愿,并为应保对象提供最新的廉租、经济适用房政策咨询,指导这些住房困难家庭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保障方式,解决基本的住房需求。针对部分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因为种种原因选择放弃保障机会的情况,相关部门将对其进行3次“上门服务”,给予3次选择机会。“如果应保对象3次都不愿选择,则由基层房管部门将其登记造册,另行管理。”张宏说。

  同时,为了简化住房保障资格的申请流程,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能够实现应保尽保,成都市房管局着力服务升级、效率提速,对低保家庭实行快速审批,实现区房产管理局与市住房保障中心并联审批,实行住户申请与租赁补贴签约并联推进,促使住房保障资格申请的全面提速。“以前要跑好几个来回,现在申请只要在社区,就能‘一站式’办好审核了!”家住金牛区的曾际华说。据悉,这样的规范化服务,还将延伸到成都郊区(市)县,实现全域住房保障的全面升级。

广厦明楼立田园 宜居宜业乐融融

展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新图景

  十几栋高楼比肩而立,花园、草坪和喷水池散布其间,塑胶羽毛球场宽敞整洁……今年4月,55岁的原川棉厂职工吴瑞芳搬进新居————成都东郊工业结构调整及惠民工程项目“锦绣东方”小区时,她兴奋地拉着老伴,在小区里外转了一圈又一圈:“小区的环境,简直比新华公园还要漂亮!”

  “小区从设计到建设,比市场上商品房还要好。政府为我们想得非常周到,搬进新家前,房子已经做了简单装修,连装空调的墙孔都打好了!”吴瑞芳感叹道。

  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在新建保障性住房过程中,一方面努力控制建设成本,另一方面邀请质量专家、业主代表共同参与质量监督,力争把保障性住房打造成为优质工程。为促进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增强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确保成都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工程质量,今年10月,成都市建设委员会出台《关于开展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质量检查的通知》,表示将开展全市保障性住房质量专项检查工作。

  不仅如此,和“锦绣东方”小区一样,成都保障性住房的选址也通常在交通便利,学校、商场、公园等配套齐全成熟的区域。吴瑞芳告诉记者:“小区附近交通很方便,入住前就建好了农贸市场、购物广场、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在东郊工业结构调整及惠民工程项目的另一个集中住宅区————建设路片区周边,成都市成华区正在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启动建设路商圈打造工程,让“老东郊”焕发新活力。

  吴瑞芳发现,“锦绣东方”小区还引进了现代物业公司。物业服务专业、规范,可以办理水电费用代缴等手续,小区里每天都有清洁工定时维护卫生,还组织业主开展座谈会。接收新房时,按照建筑面积每月每平方米0.5元的标准,吴瑞芳一次性领取了连续8年的物业管理补贴。“过去我们住的是红砖`筒子楼',现在住进了现代化的高层小区,我们要主动迎接新生活,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培养文明生活习惯!”吴瑞芳感触很多。

  为规范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提升保障性住房的物业服务水平,2010年,成都市出台《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办法》,进一步把对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服务落到实处,开创性地建立起政府公共住房管理机构与物业服务企业联合实施管理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在确保保障性住房得到有效维护的同时,明确要求相关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配合房产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社区居委会对保障性住房的居住情况进行上门登记和动态跟踪管理,建立保障性住房及保障对象清册,在项目显著位置公示保障性住房相关信息以及当地房产管理部门设立的举报电话、信箱、电子邮箱等,极大强化了对保障性住房的监督和服务。

  “成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仍在深入推进。”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局长何立祥透露,成都市正在研究进一步简化和完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健全个人征信系统、加大住房保障投入。何立祥告诉记者,“成都承担着四川省很大比重的住房保障任务和公租房建设任务,确保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帮助困难家庭提高居住质量、提升生活水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