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海洋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海洋牧场③
大连獐子岛:耕海万顷 养海万年
本报记者 陈 郁
  獐子岛渔民正在收获虾夷扇贝。        (资料照片)

  编者按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大连獐子岛成为海产品养殖的“天然好牧场”。依托这天然好牧场,獐子岛人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思路、转变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耕海”的同时“养海”,为国创利、惠及地方的蓝色经济发展之路。

建设“海底银行”

  在这儿,你随便挑出一片海域,都会捞出价值不菲的海珍品。

  每年秋冬季节,是大连獐子岛最为热闹的季节。獐子岛集体旗下的上市公司————獐子岛渔业集团每天都会从海中打捞出价值在百万元以上的虾夷扇贝、海参、海螺、鲍鱼等海珍品。当地百姓因此自豪地称这片辽阔的海域为“海底银行”。獐子岛镇党委书记石敬信说:“真的!在我们这儿,你随便挑出一片海域,都会捞出价值不菲的海珍品。现在这样的海域我们有15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100个獐子岛的面积。”

  以海洋捕捞为传统产业的獐子岛人,曾因此支撑、壮大了集体家底。但近些年他们却发现,“越捕鱼越少”。渔业资源的锐减,使獐子岛人开始转变发展思路。他们外出取经,改变了过去一直认为大海无限慷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建立起了“耕海”必先“养海”的认识,开始了自觉、主动的大规模耕耘海洋、建设海洋牧场的壮举。

  1983年,獐子岛率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的海洋贝类新品种,并实施底播增殖,不仅掀开了獐子岛渔业发展的新篇章,也引发了中国水产养殖新革命。同时,他们还制定了《关于海珍品繁殖保护有关规定》,对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实行海区轮管轮捕。种种举措,为成就日后富庶的“海底银行”奠定了基础。

  如今,獐子岛周边近千平方公里的海域已基本开发完毕,獐子岛渔业确权的海域面积已超过230万亩,已建成的海洋牧场面积超过1500平方公里。獐子岛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虾夷扇贝生产基地,占据了80%的全国底播市场份额。据估算,仅虾夷扇贝养殖,就为獐子岛带来超过10亿元的产值。

  从2000年开始,獐子岛的海珍品就已销往美国、澳大利亚和我国台湾地区市场。到2003年,獐子岛渔业的虾夷扇贝系列产品已在美国、澳大利亚两大市场站稳脚跟。目前,在日本海胆市场,獐子岛渔业出口的海胆占日本从中国进口海胆总量的70%,占日本从国外进口海胆总量的8%,獐子岛渔业成为中国最大的海胆出口企业;在澳大利亚贝类冻品市场,70%的产品来自獐子岛。獐子岛牌虾夷扇贝、鲍鱼、海参、海螺等海珍品相继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畅销18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今年上半年,獐子岛渔业净利润同比翻了两番;预计今年獐子岛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将超过100%。獐子岛渔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厚刚说:“今后,用3年—5年时间,我们还将打造出包括扇贝、鲍鱼、海参、牡蛎及鱼类等海珍品在内的多个10亿元俱乐部!”

实现科学放养

  獐子岛渔业用实践创造了“耕海万顷、养海万年”的生态养殖模式。

  在獐子岛的千里海洋牧场上,獐子岛渔业与中科院海洋所共同建立的“黄海北部监测平台系统”浮标群随波浮荡。它们像一只只千里眼、透视机,将黄海变成了可观、可测、可研、可控的数字海洋,实现了对大海的实时监测。

  “水下还有两组潜标。它们合在一起不仅可以随时监测水流、水温的变化,还可以监测水质的变化,包括盐分、下一步微生物动向等,为渔业生产提供准确的生产依据。”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副主任孙坤说。

  为赢得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权,自虾夷扇贝引种及增养殖技术成果成功转化后,獐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企业海洋生物研发机构————大连獐子岛海洋生物研发中心,并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建设了生物实验室、海洋监测室、生物标本室、海洋监测船等。2006年,该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以科技为支撑,獐子岛渔业积极推进海珍品原良种场建设,成功运用远缘杂交、选择育种、多倍体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现代生物学技术,建成了国家级虾夷扇贝原良种场和省级海珍品(皱纹盘鲍、刺参、虾夷扇贝、紫海胆等)原良种场,并已为大连、山东、福建等地的近1000多家企业提供了数以亿计的优质亲本和良种,为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海珍品增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獐子岛渔业还和有关科研单位共同研制成功“中科红”、“蓬莱红”、“三倍体牡蛎”、“海大金贝”等一大批代表中国目前最尖端的海洋贝类新良种,并已开始大面积海洋底播。

  獐子岛渔业还通过与国内知名的海洋牧场建设专家陈勇教授联合攻关,为黄渤海渔业修复和生态渔业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积极探索。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与大连水产学院合作开展的海洋牧场建设项目,利用物理与生物的方法和技术,营造海藻场,设置人工鱼礁、人工藻礁,对刺参、海胆、皱纹盘鲍、扇贝等海珍品的栖息环境进行修复与优化,使獐子岛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海珍品天然种质资源库”。

  200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雷霁霖到獐子岛考察时表示,獐子岛渔业用实践创造了“耕海万顷、养海万年”的生态养殖模式,其意义远远超出一个企业自身发展的范畴,它解决了困扰中国渔业海水养殖与环境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问题。

发展“订单渔业”

  獐子岛渔业今年在海洋乡收购苗种将超过20亿枚,涉及资金近2亿元,全乡108家组合成员中,将产生30个百万元户。

  2000年獐子岛开始推广虾夷扇贝养殖:由养殖户利用传统的设施养殖方式养殖扇贝,由獐子岛渔业负责收购。

  一开始养殖户的养殖还很规范,后来,为了增加养殖数量,养殖户们开始进行高密度养殖。“标准的浮筏之间的距离在10米左右,有些养殖户为了多放一台浮筏,将浮筏之间的距离缩短为5米,浮筏的长度也变为原来的2倍,每台浮筏养殖扇贝的数量由此增长了几倍。这样高密度的养殖,造成了养殖海域的沉重负担————水不流通,水中微生物增多,带来病害与污染,导致扇贝大量死亡。”孙坤说。 

  此时,正赶上獐子岛渔业底播面积大规模扩大,公司抓住时机,将与养殖户的合作转变为“5合1”模式的“组合”,即政府搭台、银行提供资金支持、科研院所提供技术支持、龙头企业负责市场、养殖户负责养殖苗种。

  “这实际上就是‘订单渔业’。养殖户相对转产,过去养殖成品贝,现在转为养苗种。以前企业和养殖户是市场上相对立的买家、卖家,现在企业和养殖户加入同一产业链,成为一个链条上的两环。”吴厚刚说。

  过去养殖成品贝,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现在养殖苗种,周期短、成本低、风险小。“5合1”组合模式受到了养殖户的热烈欢迎。海洋乡养殖户魏家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养殖扇贝成品,最好的年景,收入可达300万元;今年拿出养殖设施的80%养殖苗种,年收入就可达500万元!”

  而这一模式也适时契合了獐子岛渔业大规模开展底播养殖的需要,成为企业和养殖户双赢的方式。吴厚刚说:“现代渔业必须走集约化发展之路。通过组合将产业集约化,利用龙头企业优势,公司带动养殖户将以往的传统浮筏养殖扇贝向专业育苗转化,最大程度地降低养殖户养殖风险的同时,也发挥了自己的科研优势。这种新型的专业分工,让企业和养殖户都在最为广阔的领域内发挥着自身优势,大大提升了收益。”

  獐子岛渔业海洋牧场今年底播面积将首次突破100万亩,需要虾贝苗种50多亿枚,多数依靠长海和旅顺的6个苗种的上千家组合成员来提供,可直接为组织成员创收。

培植生态牧场

  獐子岛位于黄海深处、北纬39度,海水交换能力和自净能力强,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宜海洋生物生长的地区。

  为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獐子岛渔业率先采取并倡导“底播增殖”方法,将优质种苗直接投放到深达三四十米的冷水域海底,不投食也不用药,让这些种苗经过2年—5年的自然纯生态成长,形成海产品的野生品质。为了让这片大自然赐予的海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獐子岛渔业又创造出上层套藻、中层养贝、底层珍品养殖三层立体的生态养殖方式。

  为充分保护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獐子岛镇投入数千万元,改善海域环境;聘请水产专家长期驻扎海岛,对底播技术及育苗工艺进行全面跟踪指导;采用海区轮耕的作业方式,及时对养殖海域进行生态修复;购置海区底质与水质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对海洋牧场进行科学管理。镇里还主动联手中国科学院在獐子岛上建起国家海洋环境监测站和黄海海域观测平台,每年都拿出1000多万元,用于海洋环境保护等基础性学科研究。

  “要想使獐子岛的海珍品具有竞争力,就要让北纬39度最适宜海洋生物生长的海域不被污染,让消费者能够享用真正的绿色健康的海珍品。”吴厚刚说。为此,獐子岛渔业特别重视海域的生态环境优化,每年投入大量资金、采取多种措施,使海域始终保持国家一类大气和水质监测标准。2005年,公司投资200余万元建立海洋生物实验室,每半个月对所辖养殖海域的水质、微生物等指标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目前公司环境水质监测制度建立率达100%,其所在海域一直保持着国家清洁海域标准,被国家海洋监测中心确定为国内最适宜海珍品生长和养殖的海域之一,并被列为国家级无公害、绿色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和海岛海珍品增养殖开发利用示范基地。

  目前,獐子岛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实现了“三个转变”:由“靠海养人”向“靠人养海”的发展理念转变,由“浮筏养殖”向“底播增殖”的生产方式转变,由“粗放式”向“集约化”的经营模式转变。吴厚刚说:“獐子岛渔业要全面实施标准化、生态化养殖,力争两到三年内,使底播面积达到300万亩,年滚动收获面积达到100万亩,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人工生态海洋牧场。” 

  “生态渔业是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仅以贝类和海藻养殖为例,每年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1000万吨的食品,还可减排120万吨到150万吨碳。”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说。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