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记者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片树林 两本“存折”
本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侯 刚 郑 军

  眼下,虽说到了冬闲时节,山东齐河县表白寺镇蔡西村农民刘允峰却闲不下来。今年47岁的刘允峰,每天都会到他那一片杨树林里的8个蘑菇拱棚采摘新鲜的蘑菇。刘允峰指着他栽种的23亩杨树林告诉记者:“你瞧,这一大片树林就像是‘绿色银行’,它让俺庄户人口袋里揣着两个‘存折’,一个是‘定期’的,明年这茬树就到了间伐期,算下来纯收入能有15万元;另一个是‘活期的’,每天在林间采蘑菇200多斤,一年又能带来4万多元的收入。”

  齐河县历史上属黄河故道,持续的引黄灌溉让这里淤积了18万亩沉沙地,土壤沙化、碱化严重。几年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还不足17%。因风沙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始终上不去。

  自从2003年起,齐河县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近3年来,新增速生丰产林85万亩,超过前20年的总和,林木覆盖率达到47%。郁郁葱葱的森林让昔日的荒丘变成绿洲,更让当地的生态环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有了极大提高。过去,齐河县每年夏季都要刮五六次干热风,致使小麦灌浆不足,籽瘪粒瘦,严重时能让农作物减产20%左右。全县100万亩小麦,前几年每年因此减收2000多万公斤。现如今,层层林网为小麦织就道道屏障,林茂带来粮丰,庄稼连年亩产超千斤。2004年,齐河粮食总产达52万吨,首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今年又列入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县和全国惟一的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

  近年来,齐河农民又探索出了林禽间作、林草间作、林菌间作、林药间作等十几种林间经济模式。全县已发展林间养殖、种植面积30万亩,林间养殖大棚就达2.8万个。

  与此同时,万顷林海正成为齐河县的一张绿色名片,丰富的林业生态资源为齐河发展旅游业搭建起了广阔的平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的目光。近日,马来西亚发林集团投资150亿元的东盟现代生态旅游城项目正式落户齐河。此前引入的投资40亿元、明年将建成的为亚洲规模最大海洋馆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投资50亿元的天心湖休闲度假区等旅游项目正在全面推进。旅游业正成为齐河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今年1至10月,齐河县接待游客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亿元。

  看着周围的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饭”,这几年靠种树、种粮、养菇发家致富的刘允峰,也开始盘算着利用他周围的林地建造“林海休闲度假村”:“看来,这‘绿色银行’含金量还真不少,俺可得好好挖掘,让那两本‘存折’更厚实些。”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