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知识产权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2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科学全面的专利审查管理体系
—————访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
本报记者 梁晓亮

  截至11月1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2010年年度受理专利申请量首次超过100万件,授权量超过70万件。而在“十五”末的200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年度受理专利申请量为47.6万件,授权量为21.8万件。5年间专利申请受理量翻了一番的同时,授权量更是成倍增长。“十一五”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能力持续提升,规章制度不断健全,业务管理精益求精,申请数量快速增长,处理能力大幅增强,社会服务内容日渐丰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已经驶向世界主要专利局发展的快车道。近日记者就此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进行了采访。

  记者:“十一五”期间,专利审查,特别是发明专利,审查数量和周期情况是怎样的?

  贺化:“十一五”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业务能力持续攀高,受理专利申请量跨越3个100万件————2006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三种专利申请总量实现了第三个100万件,18个月后突破第四个100万件,2009年3月超过第五个100万件,截至2010年10月底,5年间累积受理专利申请397.2万件,是近25年来受理专利申请总量的近60%。从“十一五”开始,我国专利申请大幅增长,专利申请总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2%,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长率更是高达24%,发明专利申请年受理量稳居世界第三。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实审结案量突破10万件,跃居世界第四。

  5年间,在专利审查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上,专利审查周期逐步缩短。发明专利申请从进入实审程序到结案的审查周期已从2001年的53个月大幅下降至2010年的24个月,整体审查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实用新型专利由“十一五”初期的9个月缩短至4个月左右;外观设计专利由6个月缩短至3个月。

  记者:要实现在申请量迅猛增加的同时,审查周期缩短,质量提高,那么管理体系建设上一定下了不少功夫?

  贺化:在专利审查管理体系建设上,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国家知识产权局施行了包括专利审查质量控制、标准制定、学术研究和业务培训四个工作环节的专利审查联动机制,成立了由主管局领导任主任委员的审查业务指导委员会,负责对相关工作及时组织讨论研究、进行协调决策。专利审查联动工作机制的全面施行,在统一和细化专利审查标准、预防和减少专利审查质量问题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为专利审查业务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至今,在参考以ISO9001为代表的国际现代质量管理标准和理念的基础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初步建立起一套涵盖专利审查质量管理职责体系、质量评价体系、质量控制体系的科学全面的专利审查管理体系。

  记者:“十一五”期间,恰逢专利法进行第三次修改,在提高专利审查能力方面,都有哪些兼顾和考虑?

  贺化:“十一五”期间,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上,为适应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国专利法于2008年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其中,首次引入绝对新颖性标准;适度调整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授权标准;在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授权标准中引入抵触申请的规定等,使专利申请的门槛有所提高。 

  与专利法相适应,在已对《专利审查指南》进行过3次修改的基础上,又先后两次作了较大修订,统一了审查标准、细化了审查程序、加入了典型案例、平衡了当事人权利和行政审查效率,并考虑了与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相协调等方面内容,方便了专利申请人。2009年起,达200万字的《审查操作规程》开始实施。

  记者:在数量和质量之间,如何做到平衡?在专利审查质量方面,专利权人的反馈如何?

  贺化:在专利审查质量管理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不但拥有一支由50位专家组成的局级质量检查队伍,而且从过去以质检为主的单一质量管理模式发展到现在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相结合、局部处三级分工管理的新模式,利用电子自动化手段实现了质量检查工作的无纸化。

  在流程优化的基础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7年8月启动了中国专利电子审批系统(E系统)、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S系统)的建设。2010年2月24日,基于电子化代码文档和图形文档的E系统上线运行,实现了从提出专利申请到专利权失效全流程的“无纸化”,大大提高了专利申请和审查的效率。

  在控制非正常申请方面,截至2010年9月30日,确认2.3万件专利为非正常申请,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390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3649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1.2万件,非正常申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非正常申请率下降到5.51‰。同时,授权缺陷率从2008年的1.25%降低至2009年的0.79%,2010年上半年下降到0.32%。

  我们十分重视通过畅通外部质量反馈渠道和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认真听取社会公众对审查质量的改进意见。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独立的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的、内容涉及130余项观测变量、覆盖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工作全流程的专利审查质量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中,2008年度专利审查质量社会满意度为77.3,2009年度的社会满意度为79.4。同时,“十一五”期间,随着专利审查综合实力逐步提升,我国的审查业务能力在国际上获得充分认同,逐渐由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期扮演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援助接受国的角色变为量力而出的输出国。 

  记者:“十二五”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专利审查业务上有哪些规划?

  贺化:“十二五”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能力建设工作将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专利事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不断革新审查管理方式,继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重点提高专利审查的实体质量,持续改进审查程序的公正性、审查结果的正确性和审查标准适用的一致性,进一步合理地配置审查资源,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稳步提升审查质量的社会满意度,使专利审查质量达到世界主要专利局的水平。持续提高专利审查能力,实现专利审查又好又快发展,不仅是我国专利事业健康发展、适应改革开放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更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