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环球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非共同市场成为充满机遇的投资热土
本报记者 徐惠喜
  图为埃及沙姆沙伊赫的美丽自然风光。            
  图为位于埃及的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图为埃及的一汽车装配线。         
  图为东南非共同市场第三届投资论坛上的肯尼亚展区。 
  图为游客在金字塔前选购旅游纪念品。   

  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简称东南非共同市场,COMESA)是非洲地区成立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其前身为1981年成立的东部和南部非洲优惠贸易区。该组织目前拥有埃及、苏丹、肯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等19个成员国,总面积约12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3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700亿美元,年进出口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东南非共同市场的远景目标是“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充分融合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实现经济繁荣,人民富裕,政治社会稳定和平,货物、服务、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使成员国民众享受较高的生活水平,最终成为非洲经济共同体的一部分”。

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阶段性成果

  围绕东南非共同市场的远景目标,近一段时期来,东南非共同市场已经成立了一系列的机构来促进区域经济融合。这些机构主要有:东南非贸易和开发银行,东南非共同市场银行家协会,非洲贸易保险机构,东南非共同市场清算所,东南非共同市场法院,东南非共同市场皮革协会,东南非共同市场再保险公司,东南非共同市场地区投资署等。

  东南非共同市场前不久还建立了地区支付与清算系统(REPSS),为最终建立货币联盟做准备。该系统通过建立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即东南非共同市场清算所来管理货币转移的规则、实现支付指令传递及资金清算,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以大大降低成员国间跨国贸易的交易成本。该系统目前采用欧元和美元两种货币结算,为进出口商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无缝隙服务,并对该组织外的任何国家开放,大大方便了该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此前,该组织内的跨境贸易往往需要通过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银行来完成交易,这个过程需要5天时间。新系统启动后,相关交易将全部在地区内完成,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还可大大降低贸易成本。

  在海关手续和车辆跨境通行方面,东南非共同市场采纳了单一的共同市场海关文件,以方便海关清关、仓储、转口,并建立了海关保证金担保制度“RGCD”,避免转运货物在每个入境口岸均需交纳保证金,这简化了行政管理程序,降低了资金成本。与此同时,还设立了第三方机动车保险目录(黄卡),允许机动车在成员国间自由运行,就民事责任和交通事故受害者的医药费用提供保险。目前黄卡体系已在13个成员国实行,170余家保险公司加入。此外,共同市场还采纳了联合国贸发会议建立的货物预知信息化系统“SIAM”,对各成员国的港口、铁路、公路和内河运输进行信息化管理。目前该系统已在赞比亚铁路、乌干达铁路、坦赞铁路、肯尼亚铁路、蒙巴萨港、达累斯萨拉姆港等完全或部分建立。

  在电信方面,东南非共同市场现有的电信网容量较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各成员国间的通信大都由欧洲中转,成本较高,电信资费居高不下。为此,东南非共同市场在毛里求斯注册并成立了一家电信公司COMTEL,负责建设连接各成员国的ATM中转系统,旨在为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提供信息,降低通讯费用。

  在促进投资方面,东南非共同市场在1998年的首脑会议上宣布整个区域为“共同投资区”,随后制定了“共同投资机构行动计划”,并开始实施“共同投资地区”的构想。2005年在埃及成立了东南非共同市场地区投资署(RIA)。目前成员国正在就投资框架协议进行磋商,以建立相关的法律政策基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多年来,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非洲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许多非洲国家都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振兴经济的优先发展方向,并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吸引外国公司参与投资建设,提供更多的外资优惠政策和更自由化的环境。服务业成为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尤其是其中的旅游业、电信业及信息技术领域。近年来,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和地区金融组织加大了对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国际多边、双边援助不断增加,国际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

  世界银行不久前发表的一份报告说,要使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达到世界水平,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每年至少需要930亿美元资金,增加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已刻不容缓。在每年所需的930亿美元投资额中,三分之二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费用,三分之一为设施运行和维护费用。目前,非洲每年约有45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三分之二来自非洲各国税收收入和政府公共部门资金,三分之一来自国际投资和援助。根据有关资料,交通运输、电力、水利、通信、能源和银行服务等行业是非洲各国政府目前投资的重点领域。 

  记者在埃及采访第三届东南非共同市场投资论坛时了解到,当前该共同市场各成员国均推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旨在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以期进一步对外招商引资。这些项目包括:民主刚果在首都金沙萨计划新建一个全新机场,其附属设施主要包括长达4700米的跑道、候机大楼、导航设备、安检设施、货物处理系统等,总投资金额为6亿美元,其中75%的投资面向国内外招商。

  埃及计划投资10多亿美元修建连接法拉格与十月六日城的高速公路及连接班达尔城、班哈、巴沟尔和萨达特城的环城公路。毛里求斯正在大力打造晋非经贸合作区,该区位于首都路易港西北部,占地211公顷,合作区分两期开发,一期占地约70公顷,规划道路、绿化、标准厂房等项目,工程计划总投资2.2亿美元,预计2012年上半年竣工;二期产业定位为太阳能光伏发电、海产品加工、制药业、不锈钢制品加工、医疗设备、房地产开发等,预计2016年完成。卢旺达最近宣布投资40亿美元建设伊萨卡铁路项目,以便将该国的铁路网与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港口相连接。塞舌尔宣布投资5000万美元建设连接该国到坦桑尼亚长达1900多公里、带宽为75兆至100兆字节每秒的海底电缆。津巴布韦准备投资1亿美元对现有机场进行改造,投资2400万美元修建丹德大坝,投资2.74亿美元对现有铁路网进行升级改造,投资10亿美元改造国内的一些主要公路。

  为了吸引外国企业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非洲各国政府在税收、资金补贴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符合条件的东南非共同市场投资者可以享受国民待遇;允许投资者将利润汇往国外;对维护和发展投资项目的支出,例如获得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替代的固定资产等资金,可以进行转移支付。埃及对外商用于投资项目的机器设备、仪器等只征收5%的进口关税,并免交海关手续费。另外,外商在埃及投资还可免费获得工业用地等。坦桑尼亚政府出台的政策规定,投资额在30万美元以上的外国独资或合资企业,可向坦桑尼亚投资中心申请“投资优惠证书”,并可享受投资非商业风险保护、税收少征或免征、进口关税优惠等一系列鼓励措施。

建立关税同盟 促进经济合作

  在推进经济一体化方面,东南非共同市场已走在非洲各地区性经济组织的前列。2000年,东南非共同市场决定正式启动非洲第一个自由贸易区。2009年6月,东南非共同市场宣布正式成立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互免关税和贸易配额,对贸易商品进行统一分类,统一关税评价体系,对外采取共同的贸易政策,实现该地区对外贸易的高度统一。共同市场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货币同盟,采用统一货币。

  关税同盟的建立把东南非共同市场带入了一体化的一个关键阶段。在自由贸易区阶段,东南非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实行零关税贸易,大大促进了内部贸易的发展。该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从2000年的32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52亿美元。关税同盟建立后,所有成员国将对从共同市场外国家和地区进口的商品征收统一关税。具体税率为原材料和资本货物免税,半成品征收10%的关税,制成品为25%。关税同盟大大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经贸活动,特别是中小国家之间的货物和人员流通,促进了相互投资,有助于非洲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关税同盟对非洲整体一体化进程也将起到推动作用。

  同时,关税同盟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它的建立可能催生非洲运输体系的大发展。目前非洲是世界上运输费用最高的地区,运输成本占非洲内陆国家总生产成本的20%到4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0%的平均水平。另外,货物运输的边界通关手续和港口货物清关过程效率不高,这无疑严重阻碍着非洲国家间经贸往来和市场效益。不久前,包括东南非共同市场在内的非洲三大地区组织决定用5年到10年时间全面规划“非洲南北经济发展走廊”,力争打造出一条运输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基础设施良好的交通大动脉。

农业投资项目有望获大丰收

  农业是大多数东南非共同市场成员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在各国的工业发展和贸易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农业占东南非共同市场国内生产总值的24%,占其就业劳动力的70%,占其出口的28%以上,农业为工业提供超过50%的原料。在过去的30年间,东南非共同市场的农业生产缓慢增长,平均年增长速度为1.9%,有些年份甚至出现下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口数量却不断增长,这导致在1979年至1997年间该地区的人均食物能量供应量下降2%。自1974年以来,该地区的粮食进口每年增加4%,粮食援助每年增加7%。东南非共同市场成员国中有15个国家的人均食物能量低于整个非洲的平均水平。据分析,导致农业增长下降的原因主要有:新投入生产的农田减少,不恰当的农业技术,环境退化,不恰当的土地使用和土地使用权的政策,以及周期性的干旱气候等。

  如何保证可持续地增加粮食产量,以及如何激活农业与工业间的联系,也就成为了东南非共同市场面临的双重挑战。东南非共同市场农业战略的核心就是如何设法解决这两个挑战。通过广泛的协商,东南非共同市场已就形成一个统一的农业战略达成共识。该战略强调重视区域农业政策的合作与协调、食品安全、市场营销、研究和开发、植物和动物疾病及虫害控制、开发海洋和林业资源。共同市场的各成员国认识到,未来的政策应关注如何给予农民更多的优惠,研究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改善营销渠道,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重点是包括确保农民以合理的利率获得信贷,克服季节性劳动力供给瓶颈和提高生产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力度等。为增加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机会,并促进区域内食品和其他商品的流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加快农村道路和储藏设施的建设和维修十分必要。

  为此,东南非共同市场提出了非洲农业发展一揽子计划(CAADP),要求每年将国家财政预算的10%投入农业发展,保障本国农业产值以6%以上的速度增长。该共同市场的一些成员国相继加入了该计划,以推动本国农业的发展。最新的例子是,乌干达今年3月签署了加入该计划的文件。现在当地的人们普遍认识到,发展灌溉农业在提高粮食产出、缓解粮食短缺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东南非共同市场中只有500万公顷农田进行了灌溉,约占全部可耕地面积的5.5%。发展农田水利,鼓励农田灌溉,提高农业耕作技巧,成为各国提高农作物产出的主要途径。

  当前,东南非共同市场几乎所有的成员国都推出了各自的农业发展项目,欢迎国内外的投资者前往开发。如布隆迪最近宣布要对一家食糖加工厂进行改扩建,项目占地5800公顷,投资金额为2900万美元,投资的年回报率估计可高达17.4%。吉布提要投资1200万美元建设农产品加工厂,以减少该国对进口罐装农产品的依赖。埃及宣布在图什卡地区推出4万公顷土地的综合开发项目。厄立特里亚提出投资8000万美元建设该国的第一个奶牛场及牛奶加工一体化项目。肯尼亚宣布要在东部省投资120万美元扩建一个面积为1000公顷的芒果种植园,并开展芒果的深加工。卢旺达计划投资2800万美元建设年加工能力达6万吨的热带水果浓缩汁加工厂,其产品主要出口到欧洲和中东国家。苏丹政府计划投资1.47亿美元在尼罗河州开发一个占地10万公顷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700万美元在首都喀土穆以北45公里的马哈思地区开发占地4万公顷的农场,种植水果蔬菜等。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