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信息时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2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资产品也有电子“身份证”
记者杨国民

  本报讯 记者杨国民报道:我国农资产品将配戴上电子“身份证”,并建立全国性的农资产品防伪追溯信息网络平台,以建立农资行业质量溯源体系。这是记者从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农资质量溯源论坛上了解到的。此次论坛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共同主办,由谷雨网协办。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理事、农资局局长、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建平在论坛发言中说,农资产品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物资保障和基础。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农资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实现可追溯机制非常有必要。他指出,现在很多农产品都有了“身份证”,今后也要探索给农资产品配戴上“身份证”,农民买了农资产品,就可以查到所买化肥和农药的整个流通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将能有效地净化农资环境,让农民买到放心农资,让政府有了强有力的工作抓手。

  据供销总社农资局网络信息处处长符纯华介绍,未来农资质量追溯体系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数据库信息系统,对农资流通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管,实现农资质量的可追溯机制。该体系智能化终端技术的运用对农资流通主体经营行为的客观记录,有利于建立农资行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及黑名单制度;该体系完善的数据处理平台及先进管理系统所生成的动态、即时的数据,有利于国家有关部门对农资行业的有效监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