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向“智造”的转型被认为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江苏牧羊集团就是这一途径的典型践行者之一。
这家以饲料机械起家的农用机械品牌企业,依靠自主创新,近几年实现了逆势上扬。2009年,牧羊集团实现了新签合同、销售收入双超20亿元的目标,分别同比增长30.57%和35.34%,在全球农业机械领域,由2007年的世界第三升至世界第二,开始冲击全球第一的宝座。而在饲料机械方面,牧羊集团则已占据鳌头。
经过40余年的发展,牧羊集团已由拥有几十人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拥有饲料成套工程、仓储工程等10个子(分)公司的集团化企业,产品已在全球73个国家销售。
从默默无闻到如今的世界级品牌,什么力量支撑了这样一个农业机械制造商的不断成长?“主要还是因为我们坚持了自主创新之路。”江苏牧羊集团总裁范天铭说。
与IT、汽车等行业相比,农用机械制造业往往被贴上“技术含量低”的标签。而事实上,我国行业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此环境下,作为国内行业的龙头,牧羊集团从成立之初,便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先后与无锡粮科院、武汉粮科院、江南大学、中国农大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不断做强主打业务,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在饲料机械的前端和后端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数十项重大技术创新,完全改变了技术依赖和模仿国外的历史。此外,牧羊集团每年都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新产品的研发。目前,牧羊集团拥有产品体系800多种,专利技术400多项,申请国外专利5件。其中“混合王”双层高效混合机获得中国饲料科技重大进步与应用奖,“超越”微粉碎机等三个产品通过省级科技鉴定,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另外,牧羊集团要求产品设计紧贴市场需求,将30多名研发人员“赶”到客户门上,倾听客户意见,并对产品进行针对性的改良和创造,此举使得牧羊在客户中的声誉大振。如今,牧羊集团的客户群越来越庞大,通威、正大、希望、美国嘉吉、英国ABN等国内外著名企业,都与牧羊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据透露,到今年年底,牧羊有望实现新签合同30亿元,并围绕客户价值链裂变,培育新公司3至5家,合资合作公司2至3家。 文/本报记者 刘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