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半城绿树半城楼
———广西南宁市建设文明城市纪实
本报记者 周骁骏 童 政

  创建文明城市之路,广西南宁市走了14年。多年的努力,换来了巨大的变化。2006年,南宁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2007年,南宁获“联合国人居奖”。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深入,南宁市以区域性国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坐标,全面奏响了城市文明建设的交响曲。2009年,南宁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回首创建之路,南宁市委书记车荣福感慨地说,这些年来,南宁市在文明城市建设方面锲而不舍,“一把手抓到底”的领导机制、“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考核机制、“一个规划落实到底”的运行机制始终没变。

  “半城绿树半城楼”是南宁的生动写照。几年来,南宁市共投入230多亿元资金,建设了近400多个项目,实施了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绿色工程等系列工程。从2006年开始,南宁市每年植树150万棵以上,并积极推进青秀山、五象森林公园建设,推进涵盖6县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形成了以青秀山风景名胜区为中心,以邕江主河道沿江森林风光为生态主轴,以环城森林带和环城森林公园带和环城森林公园及生态主题园为重点,以县区自然保护区等森林为补充,融合城市园林绿化系统,构成城乡一体化的城市森林体系。如今,走在南宁街头,满眼都是绿,无论大街小巷还是公园广场,绿树、绿地无处不在。截至目前,南宁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58%,绿地率达33.0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72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9.47%。

  南宁市做足、做好、做亮“水文章”,努力实现人水和谐。内河整治工程是南宁城市管理的一大新亮点。清水长流、鸟语花香,曾经脏乱的朝阳溪和竹排冲如今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09年,南宁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0.5%和4.1%,市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了362天。

  为了建设好区域性国际大都市,南宁还积极推进“数字南宁”建设。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局长杨玉山告诉记者,“加快建设‘数字南宁’,南宁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形成服务全区的信息市场体系,打造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2002年5月1日,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成启动;2007年7月19日,南宁市道路运输GPS监管平台正式建成开通;2007年9月,南宁市完成了“数字城管”系统的上线运行;如今,“数字南宁”已经“显山露水”。

  在夯实城市文明建设硬件的同时,南宁市加大了软件建设,为社会和谐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望州南社区是南宁市一个典型的混合型社区,居民大多来自旧城改造拆迁户。该社区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衣食住行能帮就帮,求学就业能帮就帮,大事小事能帮就帮,能帮一点就帮一点”的“能帮就帮”活动,扶贫帮困,排忧解难,凝聚人心,营造出互帮互助、平等友爱、和睦相处的社区氛围,成为全市“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的典型代表。

  为将文明建设推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从2007年开始,南宁市就以“科学发展,共促和谐”为主题,在全市广泛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系列活动。今年7月起,南宁市继续开展以建设“和谐单位、和谐乡镇、和谐村屯、和谐街道、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企业、和谐邻里”为主要内容的“九大和谐建设”活动,把基层和谐建设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使文明城市建设得到深化。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