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镇故事
庄里“转型”
本报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姚冲林

  11月14日,连绵的细雨笼罩着富平县庄里镇。镇上的陕西压延设备厂里,工人们依旧在紧张地作业————3.5万吨冷轧机今年底就要全部交货,时间已经不能再耽搁。

  陕西压延设备厂顾问张积山今年66岁,1979年他从当地一所技校毕业后进入了陕西压延设备厂,曾长期担任该厂总会计师。

  张积山介绍说,从2001年开始,陕西压延设备厂及时对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竞争策略、竞争机制进行了大调整,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开发,逐步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把昔日基本单一的来图、来料“加工中心”逐步改变为双轨并行的“制造中心”。

  随之而来的不仅是源源不断的订单,配套生产基础件的好几家企业亦落户庄里镇。

  “短短几年时间,陕西压延设备厂的规模就已经是2001年前的一倍多了!”张积山站在18层公寓的阳台上很是感慨,“现在,即使年轻的职工也能留得住了!”

  庄里是一座因“工业”而兴的城镇,作为支柱企业的陕西压延设备厂发展最快的这些年,恰恰也是庄里镇变化最大的10年!

  “转型”,这是记者在庄里镇采访中听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无论对这座城镇,还是这座城镇的居民来说,现在都是一个转型期。

  城镇的转型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随着陕西压延设备厂的扩张,中冶轧辊、富力重工、宏剑机械加工等冶金、建筑、加工企业纷纷入驻庄里,从各地迁入庄里镇的人源源不断,在城镇买房的人越来越多,这就“逼”着庄里镇不得不改善基础设施,跟上大城市的脚步。

  “仅天然气、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一个乡镇来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庄里镇党委书记王曙光说,创新机制、多元投入,基础设施就这样一点一点建了起来。

  庄里镇,站在城市与乡村的节点上,任重道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