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城市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路径
————2010中国城市科学发展论坛发言摘要(二)

以产业转型促进城市科学发展

中共新余市委副书记、市长 魏旋君

  新余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区,去年11月11日,被科技部授予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同时,新余市还被列为国家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重要成员。新余市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探索了一条由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由产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新余市紧紧围绕建设新兴工业城、科技创新城、文明生态城的目标,着力谋划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全市呈现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优化、效益持续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幅度居江西省各市前列,生产总值连续七年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连续四年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五年翻了两番,新余市对外贸易占全省五分之一,是江西省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新余市的城市化率是56%,近年来,新余市在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进程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从单一的钢铁产业支撑向多元的新能源、科技支撑转变。长期以来,新余市的钢铁产业一直是新余发展的传统特色。近年来,全市坚持一手抓钢铁产业的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因地制宜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打造世界风力发电机生产基地、全球锂电子产品基地,预计今年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可达300亿元。同时,全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资源,对新上项目,坚持采用先进的生产、环保技术,在项目设计、建设、生产过程中,严格落实循环经济规范,最大限度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努力探索利用余热发电和工业废渣综合利用,促进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应。 

  二、城市发展由生产制造向科技创新为主导转变。新余市注重引领企业自主创新,坚持把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培养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新余市大力建设国家硅材料和光伏产业基地,成立了新能源发展研究院和新钢公司博士后研究科研工作站。新余市主动与上海交大、武汉大学、南昌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加快先进技术应用与科技成果转化。同时,积极构建人才保障机制,聘请了9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市政府的发展顾问。发展职业教育,建起50多所职业教育院所。目前,新余市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由2004年的4%上升到目前的2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工业经济增长逐步实现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三、向生态宜居城市转变。目前,新余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7.8%,城市绿化率达到47.56%。多项指标达到了中国人居环境奖评定标准,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作为江西省惟一的城乡统筹试点城市,新余市坚持以中心镇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新兴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新余市还大力实施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多项民生工程,实现城乡低保、城乡大病救助、城乡合作医疗、城乡义务教育全覆盖,让农民工进城入户、进城就业,使城乡人民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构建特色经济体系 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中共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市长 杨树平

  三门峡市是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是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的经济、文化、旅游中心。 

  三门峡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09.9亿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完成379.74亿元,同比增长21.5%,增速居全省第一。三门峡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目前,全市有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04.46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37.34平方公里,入区企业1029个,去年营业收入604.5亿元。随着大唐发电、开曼铝业、东方希望、鹏飞电子等一批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大型骨干企业入驻,初步形成了以八大产业为主导、较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去年开工建设138个亿元以上项目,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3.3亿元,直接拉动经济增长7.6个百分点,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实施“双百”工程项目230个,总投资1135亿元,年计划投资270亿元。至7月底,已开工213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5.5亿元。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市果树种植面积160万亩,其中苹果120万亩、产量13亿公斤,灵宝苹果入选河南省最具影响力十大地理标志产品;去年烟叶收购68.2万担,成为河南烟叶生产第一大市,林果、畜牧、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85%。二是推进工业改造升级。建设全国重要的铝、煤化工、能源、有色金属和林果生产加工五大基地。以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为重点,着力引进培育战略性先导产业。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中科院工程所等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合作,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先后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项目402项,其中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2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7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全市已完成铝工业发展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实施速达电动车、恒生科技、兴邦离子膜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五、扩大对外开放。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和澳大利亚、北京、上海项目推介会等重大活动,今年前7个月签约97个项目,总投资818.7亿元,履约率达74.2%。二是加快通关机构建设,尽快形成高效便捷的通关机制。三是强化战略合作,提高经济整体支撑力。

  六、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一是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提前完成省定减排目标。二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着力培育煤电铝一体化发展和煤———电———建材、煤———煤气————化工、铝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制品、黄金采矿———冶炼———精深加工———废弃矿渣综合利用、苹果———果制品————果渣饲料等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铝土资源回采率提高到85%以上,煤炭回采率提高到70%以上。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正在深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努力走出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经济之路。

城市群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方创琳

  中国的城市发展要突破传统的路径依赖,探索与经济全球化、新兴工业化、信息化、低碳化相适应的新路径。 

  第一,城市化的进程要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我们用了近47年完成了城市化的初级阶段,从1996年开始进入城镇化成长阶段,去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6.6%。

  现在,不少城市处于发展的亚健康状态,面临日益严重的城市压力,比如在过去的3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消耗的城市用水量大概是17亿立方米,未来的20年间,城市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消耗的用水量会越来越大,城市的建设的用地也越来越少,还有生态和就业的压力。 

  第二,城市化的主体空间由单个城市向城市群转变。城市群作为一种参与国家和世界分工的基本单元,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市群占全国不到五分之一的面积,承载着全国将近一半的人口,78%的经济总量和98%的外资,所以城市群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区。

  城市群未来发展要推进实施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统筹一体化等。 

  第三,城市发展的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城市制造向城市创造转变。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土地、资本等传统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自主创新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目前已经突破这一界限,所以未来城市的发展必须走创新的道路。 

  南京在城市发展战略中提出由发挥生产优势转变为发挥生态优势,由制造业工厂向服务业天堂转变。

  第四,城市产业集群由无群无链型向有群有链型转变。 

  第五,城市发展的功能趋向由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变。顺应经济全球化,城市发展功能得以提升,并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密切相关,成为这些价值链上不可或缺的节点。城市功能在由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变过程中,构建国际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延伸城市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形成国际产业集聚区成为目标。目前,全国有180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 

  第六,城市发展方式由高碳化向低碳化转变。低碳化的转型不仅是世界经济大趋势,也是城市未来发展大趋势,低碳发展正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保障未来能源安全的重要路径,也成为城市占领未来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选择。

科技支撑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共淮南市委常委、副市长 王 诚

  淮南市是以煤炭产业为主导的典型资源型城市,它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淮南煤炭产业的发展使我们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首先,在煤炭安全生产方面,淮南的技术水平在全国是领先的。全市成立了一个瓦斯研究中心,集聚了很多科学人才,因为攻克了技术难关,并且在煤炭开采过程中运用先进技术,所以创造了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使煤矿矿井的建设速度非常快。其次,在煤矿的建设和管理方面,淮南市也采用了很多国内外先进技术,现在有1000万吨的年产量。第三是发展煤化工产业。通过掌握关键技术,使其成为支撑淮南市发展的主导产业。

  城市的转型,必须关注产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不同,产业发展的好,就进一步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协调做得好,就加大产业推进力度。在转型过程中,我们既考虑煤炭产业的发展空间,也要兼顾城市的发展空间,我们在划拨用地时做到各占50%,保证了新城区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 

  淮南市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就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努力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比如新农村建设,现在许多小村庄整合成大村庄,节约很多土地。农村土地整合以后,建成社区,社区用地只占过去村庄用地的三分之一,工业化、城镇化使土地实现了集约利用。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 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中共许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杨献波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作为一个中等城市,全市紧紧抓住企业这个自主创新主体,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激发企业创新热情,保持企业创新活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许昌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推动科技进步的发展规划,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平台。近年来,全市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去年底,全市已有4家企业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0家企业建成了省、市级研发平台,还有4家企业建立了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目前许昌市各类企业创新平台数量居河南省前三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达到130多家。二是抓重大专项。“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实施545个重大科技专项,26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三是促进管理提升。目前许昌市已有467家企业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7家企业在国内外上市,创建了8个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建立了5个国家级标准委员会组织和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许昌市成为全省惟一的“标准化综合示范市”。许昌市已连续八年被国家评为科技进步先进市,目前许昌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3%。

  城镇化既包含人口的城镇化,也包括产业的城镇化。许昌市城镇化这几年之所以能够每年以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主要是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根本途径,以产业的集聚发展来带动就业人数的增加,从而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比如,在许昌市北部近20公里的范围内,规划建设了三个产业集聚区,集聚了几百个企业和项目,带动了几万人就业。产业的集聚发展带动了就业,就业的增加聚集了人气。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途径,全市按照“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的思路来推进。“三个集中”就是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所有新上产业类项目全部放在产业集聚区,实现产业的集群式发展;第二个集中就是人口向社区集中,通过迁村并点,建立新型农村社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改善群众生产和生活环境;第三个集中就是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在推进“三个集中”的同时,实现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市场、社会管理的一体化发展。

  一是发展集群经济。全市按照“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四集一转”要求,2006年开始在全市规划建设了10个产业集聚区。

  二是发展低碳经济。近年来,全市积极培育风电整机、电动汽车、超硬材料、智能电网、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了100万亩的花木生产基地,形成了很好的低碳经济发展基础。同时在全省率先编制实施了《低碳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生活方式进行降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吸碳的“三降一吸”低碳发展路径。

  三是推进生态建设。许昌市提出建设“宜居花城”的口号,连续十年开展“四城同创”活动,现在许昌市城市绿化率达到42.7%,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10.2平方米。

  四是促进创业就业。从今年开始,全市规划实施了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五年内培训100万技能型人才,把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作为培训对象,不断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努力实现城市的科学发展

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总裁、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于 炼

  举办这次论坛的意义是要全社会、全世界都来关注中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城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值得人们关注、尊重。在全球经济正在复苏的今天,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城市的高速和健康发展。如果没有中国城市的蓬勃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中国也不可能对世界经济做出这样巨大的贡献。

  这次论坛重在呼吁在世界范围,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应该以客观、科学、公正的眼光来观察中国的城市。 

  中国的城市发展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些城市为全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城市为后人留下许多惊奇和感动。但是,中国的城市在前进发展的道路上从来没有自满、骄傲,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反思,不断总结自己的不足。举办这次论坛,就是让大家共同探讨、共同磋商,努力实现城市的科学发展。中国城市的发展在不断追求完美、追求卓越。中国城市对世界发展的贡献,未来会更加引人瞩目。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