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态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蓝色港湾的“绿色追求”
○ 给矿石垛“打摩丝” ○ 给货垛“盖被”○ 给码头道路“洗脸” ○ 给市提车辆“洗澡”
文/本报记者 隋明梅 刘 成

  年吞吐量平均增长12.2%,能源单耗平均下降4.3%。先后两次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节能减排先进典型并推广经验。“十一五”期间,青岛港用自己的行动把年综合能耗16万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耗大户变成了能源节约大户,率先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的大港强盛之路。

  青岛港是国家特大型港口,2009年完成港口吞吐量3.15亿吨,同比增长5.1%,居世界第七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25.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4%,居世界第九位。港口综合能源单耗同比下降4.1%,减少碳排放量8005吨。多年来,青岛港致力于以构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港口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港口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能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通过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推进港口发展,打造低碳绿色港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可持续发展调整经营结构

  青岛港过去只有一个老港区,原有泊位基本上都是1万吨级以下的小型泊位,历经百年码头已严重老化,装卸工艺落后。20多年来,青岛港瞄准世界港口前沿水平,改造了一个百年老港,建设了两个现代化新港,建成投产了一批世界级的大码头。同时,青岛港分步淘汰能耗高、效率低的老旧机械设备,为港口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

  另外,青岛港大力推进技术改造,改进原有生产作业方式。如近年来实施的“解放”2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过去两天接卸一条大矿船都有困难,现在一天能接卸两条大矿船,同一个码头泊位能发挥原来四个同规模泊位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港口岸线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青岛港对作业机械实施“油改电”技术改造。改造后的轮胎吊单箱能耗下降40%以上,单箱运行成本节省70%以上,并基本实现了废气零排放。目前,该技术已应用在国内外十几个港口的200多台轮胎吊,年节油约2000万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2009年轮胎吊“油改电”节约燃油528.04万升,减少碳排放量3927.96吨。

为了环境发展调整生态结构

  近年来,青岛港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蓝天、绿地、碧水”三大工程,推动港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打造环境友好型港口。

  实施蓝天工程,空中不见黑烟尘。青岛港在前湾新港区建设了现代化的矿石、煤炭码头,将原先在青岛老港区作业的铁矿石、煤炭全部转移到前湾新港区。为了防止煤尘、矿粉污染,从卸船开始,到运输、堆码、出港等各个环节采取了一系列防尘措施,实施全方位立体大防护。主要从事矿煤散货作业的前港公司还结合生产实际,研制成功了一种抑尘剂,并获得国家专利,通过喷淋,使矿石粉尘凝结,给矿石垛“打摩丝”;对煤炭、矿石用篷布苫盖,给货垛“盖被”,保证不扬尘。每天安排专门机械和人员不间断冲洗港区道路和码头,给码头道路“洗脸”,保证码头道路24小时保洁;在港区出口处设置多个洗车池,对出港的市提车辆进行冲洗,给市提车辆“洗澡”,保证车辆干干净净上路。

  实施碧水工程,海域清澈洁净。青岛港对到港的油轮全部实施围油栏作业,并配备了现代化的防污设施和专用的环保船舶。每年用资近百万元,设8条专船配专人打捞海上漂浮物。在油港和前湾两个港区均建立了生活污水处理场,港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并全部用于矿石煤炭作业的喷淋抑尘和绿化浇灌、道路清洗保洁,不仅实现了生活污水的零排放,而且节约了自来水。

  实施绿地工程,建设花园式港口。港口绿化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多年来,青岛港先后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300佳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环境友好企业,被世界环境中心与中国企业联合会授予“节能环保最佳企业”荣誉称号,打造了环保节能型港口。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