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中国治淮六十年:
淮河流域从“大水袋”变成“米粮仓”
本报记者 李 军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新中国治淮60年,实现了沿淮人民的千年梦想,书写了水利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铸就了除害兴利、造福人民的巍巍丰碑。

  在景色怡人的燕山水库,水库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李永江告诉记者,燕山水库工程位于澧河上游干江河上,是1991年国务院确定的19项治淮骨干工程之一。2007年汛期,淮河流域发生了流域性特大洪水,建设期间的水库成功拦蓄洪水0.82亿立方米,实现减灾效益达2.8亿元。今年汛期期间,水库最大入库流量3590立方米/秒,经科学调度及时拦蓄泄水,减少经济损失4亿多元。工程实施后,可使澧河的防洪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沙河干流的防洪标准由10年至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入海水道近期工程、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续建等19项治淮骨干工程基本建成,由水库、河道堤防、行蓄洪区、控制枢纽和湖泊等防洪工程措施与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共同组成的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基本形成,减灾兴利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实现了淮河洪水入江畅流、归海有路。

  治淮60年来,矗立在淮河上游的王家坝,似一座丰碑,见证着沿淮治理淮河、抗洪救灾的每一个脚印。安徽阜南县王家坝镇王家坝村56岁的村民王付三告诉记者,过去一发大水,村里人东搬西挪。如今,大堤加固了,庄台也加高了,村里人的日子安稳了,再不用到处搬家了。

  阜南县水务局局长许和贵说:“随着王家坝闸除险加固、蒙洼蓄洪区移民迁建等治淮工程的建设,5000多户近2万王家坝人从河边的茅草屋、土坯房,搬到了4个保庄圩的砖瓦房、楼板房,原来居住在洼地的老百姓几乎全都安置到了136个庄台‘安全岛’,并实现了人退水进,人进田丰,人水和谐。”如今,当地群众大力发展柳编、板鸭、黄沙等产业,踏上致富之路。特别是当地群众利用丰富的杞柳资源,生产出上万种柳编工艺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江苏淮安枢纽,京杭大运河和淮河入海水道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立体交叉,槽上运河,舟楫争游,南北穿梭;槽下涵洞,淮水滚滚,直奔大海。

  江苏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管理局主任孙洪滨说:“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不仅结束了淮河800多年没有入海通道的历史,确保淮河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防洪安全,而且实现了排涝、灌溉、航运、环保、调水、发电等多重效应。”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钱敏介绍,新中国治淮60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水利总投入为2390亿元,直接经济效益13913亿元,投入产出比1:5.8。特别是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淮河流域已经由过去的“大水袋”变成了“米粮仓”。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提供的商品粮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承担着五分之一以上的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任务,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治淮成就令人欣慰,但淮河特殊的地理、气候和社会条件,决定了治淮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持久的系统工程。治淮60年成就举世瞩目,新时期治淮事业任重道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