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理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断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
余佳子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步伐,健全多渠道筹资机制,努力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展,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特别是近年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投入大幅增加,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我国距离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越来越近,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社会保障在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资料显示,去年我国普遍建立了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出台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在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资金2906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多年增加;农村五保户供养水平、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城乡低保对象保障水平都有新的提高;中央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551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新建、改扩建各类保障性住房200万套,棚户区改造解决住房130万套;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6927亿元,比上年增长44.2%。

  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年,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既要看到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和已经取得的重要进展,又要充分估计前进中的困难,一定要再接再厉,按照有关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为社会进步打下牢固的基础。

  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不断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必须着力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与农村居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举措,也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应深刻认识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不断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包括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完善农村受灾群众救助制度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应发展农村保险事业,充分发挥保险机制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农民提供必要的财产、人身保障,提高农民的保障能力,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增加农民的生产投入,扩大农民的消费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中,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应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要求,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坚持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要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逐步扩大试点,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最终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不断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还要进一步做好各地工作经验的总结,扎实做好一系列细致的具体工作。一是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近年来,各地为加快解决这一遗留问题纷纷采取措施。比如,陕西在西安、宝鸡等地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就解决未参保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值得研究、总结的具体办法。二是将全国“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把这些“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不但能为企业减轻负担,更可以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三是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比如,江苏近年来一方面加大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力度,另一方面又坚持“保住院、保大病、保当期”的原则,推动各地抓紧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保障制度,稳妥解决农民工进城务工期间的医疗保障问题,与此同时,他们还按照与现行城镇、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原则,研究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四是加强城乡低保工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切实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在做好上述各项工作的同时,各级政府还要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加强监管,实现保值增值;要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好扶残助残的各项政策,为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要鼓励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