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上海世博会,不禁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举办一届世博会?人们从世博园收获到什么?放眼全球,已经有超过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人们享受着幸福的城市生活,同时也被拥堵、污染等各种“城市病”所困扰。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如何创建美好城市、如何创造美好生活,世博会就有了更加重要、更加迫切的意义。
就如浦西园区内法国罗阿大区案例馆所提出的口号那样,城市不是问题,而是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在上海世博园,无论是大创意还是小细节,也都在给出关于城市未来发展的答案。
创新理念
造就智慧城市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主题论坛上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要素的主要集聚地,科技创新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将引领城市未来的发展。而上海世博会,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了种种可能,其中就透露着深厚的创新意味。
在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由地铁、多层地面道路及空中运输组成了“多层立体的交通体系”,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在成都案例馆,收集的雨水和污水通过一系列生物处理,经过菖蒲、芦苇、睡莲等组成的人工湿地,最终变成了喷泉广场的洁净活水。
射频识别RFID、下一代无线通信网TD—LTE、智能交通及智能安全监控等系统在世博会上的集成应用,使得依靠传感、信息、智能等技术,构建以物联网、互联网和通信网为基础的城市神经网络实现对城市交通、环境质量及公共安全的感知,对城市的运行进行自我完善和调整成为可能,智慧城市或将提前到来。
“其实,设立在浦西园区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本身也是一个创新。它让城市第一次以案例的方式参与了世博会。这里集中展示了全球有代表性的城市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所做的有创新价值努力,成为浓缩城市先进理念和发展成果的精华。”城市最佳实践区部部长孙联生告诉记者。
更让人感到兴奋的是,城市最佳实践区内的一些创新技术已经运用到了上海嘉定的城市建设。据嘉定区委书记金建忠介绍,汉堡之家内的窗户设计技术和太阳能地热系统,已经分别在安亭新镇和嘉定新城城市规划展示馆得到运用。安亭新镇的建筑外墙有五六层材料,应用了汉堡双重玻璃、双重门窗等技术,而且开窗的方式多种多样,建材采用的都是德国的五金件。这种技术的优点是噪音很小。安亭新镇现在做到的效果是,外面在锯板,门窗一关,房间内基本听不到,大大减少了噪音干扰。
低碳理念
促成绿色城市
上海世博会之后,低碳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理念和方式,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漫步世博园区,80%以上的夜景照明采用LED,成为全球最大的LED集中示范区;一支承载着公共交通运送任务的超千辆强大新能源车阵容,以“零排放”的新概念,为城市发展实践增添了一道流动风景。
同时,90%的场馆都在展示和传递着低碳、环保的理念和成果,引领着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这种理念可以从展馆的外形上体现出来:用8524块手工编制的藤板制成的外形似大藤篮的西班牙展馆、软木房结构的葡萄牙馆以及被称为“种子圣殿”的英国馆等,表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亲近;也可以从展馆内在结构和建筑材料中看出些许端倪。西班牙的藤板结构,能使光照透过藤板缝隙照进馆内,既可降低能耗,又能避免一般玻璃体建筑容易产生的光污染;用于芬兰馆的所有的建筑材料均在环保和可回收的基础上经过精挑细选,体现了芬兰的生态创新;葡萄牙馆外立面的软木不仅环保而且可以回收。瑞典的马尔默案例、丹麦的欧登塞案例等以低碳著称的城市,展示的亮点却是再普通不过的自行车文化。
“世博会有句名言————‘一切始于世博会’,我们希望上海世博会能够点亮低碳经济时代的美好未来。”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对于建设低碳绿色城市有着自己的考虑,“上海市也提出了建设‘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的设想,以此解答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困扰和难题。我们希望通过国内外参展者、参观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通过世博园区内外的联系互动,集中应用、展示、推广环保低碳技术,广泛开展低碳理念和实践的传播活动,将低碳理念贯穿世博会筹备和举办的全过程,积极实施世博会碳补偿措施,努力将2010年上海世博会打造成为低碳发展的典范,充分发挥世博会的示范带动效应,促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推动城市向低碳发展转型。”
和谐理念
推进宜居城市
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所在地原本是上海重工业厂区,其改造的过程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作用的过程,统筹考虑了世博园范围内1万多户危旧房居民的生活条件改善,同时为周边280多家企业提升产业结构开辟空间。遗存的不少旧厂房“改头换面”,成了各种不同的展示场馆,借机改善了城市中心的环境,为上海的未来发展做了铺垫。据了解,世博会后的世博园横跨黄浦江两岸,将成为上海未来的国际文化、外事、商务和旅游休闲的综合功能区域。这本身就是城市发展中和谐理念的体现。
在上海世博局主题演绎部部长季路德看来,世博会表达着这样一个核心理念:在全球城市化背景下,为了创建更美好的生活,必须同时兼顾人的需求、城市的需求、地球环境的需求,即“人”、“城市”和“地球”环环相扣,日益融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城市的发展既不应该以牺牲大部分居民的利益为代价,也不应该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这就是和谐城市理念的实质。”季路德说。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内,巴塞罗那案例摒弃了“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道路的模式,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一个新城区扩张和老城区复兴相互映衬、共同发展的典范;毕尔巴鄂以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群建设,提升了城市品位,带动了旅游业发展,同时以现代服务业取代传统工业,为城市转型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阿尔萨斯案例中“努力在历史和现代中寻找契合点”的有益探索展现了这座城市的和谐共处————既有几百年的古老建筑、美丽而生态的白湖,也有现代化的城市高铁。
世博园里展示的和谐理念下的宜居城市,已经陆续融合进各地的发展规划中。山东诸城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化生活方式大力地往农村延伸,新农村建设尽量向城市靠拢,两者密切结合;上海市嘉定区在新城建设做规划时,充分考虑到嘉定老城的特点,尤其是江南水乡风貌特征,保留老城原有的环城河,中间的十字河依然穿城而过,保护、开发和有机更新,实施减量增绿,增加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使老城更具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