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百姓纪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9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玉老师和她的“点团队”
  刘玉老师参加武汉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揭牌仪式。 (左二为刘玉)

  刘玉老师今年暑假赴美45天,走访了10所知名大学。她刚刚回来就迫不及待地向学生们介绍美国高等教育的情况。(左二为刘玉)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在华中科技大学有个名叫“点团队”的社团,这里的学生却从来不为找工作发愁,而是每年都会有许多家用人单位上门争抢“点团队”的毕业生。这支创建于2002年的团队,在创始人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教授刘玉的带领下,逐步走出了一条“目标英才式、指导开放式、培养递进式、管理竞争式”的创新人才培养道路,努力搭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坚实桥梁,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范式。

  说起团队始创经过,刘玉老师说,“这也是学生给我的点子。”原来在刘老师刚刚调入华中科技大学时,听说有一个学生修理队利用暑期修理电视机、录音机等,就去拜访。她问那些学生,“你们两个月的暑期不回家,是不是因为没有路费?老师可以给你们找勤工俭学的岗位。”没想到一位大一的学生这样回答她,“我们不回家不是因为没有路费,而是要参加创新基地的学习。要想荷包满,先要脑袋满。我们要为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学生的一番话给了刘玉老师很深的触动。

  过了一段时间,刘玉老师通过网络从全校招聘了几名本科生做课题。“开始只是想尝试一下,并没有预想能做多好。”但是几个月后,他们圆满地完成了课题任务,并编写了2万多行的代码。“由此发现,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不可小视,他们缺的只是机会和环境。”

  为了给全校本科生创立一个相互交流的科研平台,2002年3月,刘玉老师在网上组建了科研论坛“Dian团队”,意为“知识的积累来自点点滴滴”。依托这个科研论坛,“点团队”随后正式组建,最初只有5名队员。但是随着科研项目的不断增加,“点团队”在全校声名鹊起,“后来学生们都不管我叫刘老师,改叫‘点’老师了。”刘玉笑着说。

  “点团队”的正式名称为“基于导师制的人才孵化站”,是以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早期培养为目标,以导师全程负责、以科研项目作牵引,提倡“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干中学”模式。经过刘玉老师和全站队员的不懈努力,到2006年,“点团队”进入良性运行阶段,成立了项目质量部、培训部和综合管理部三大部门,在站队员也由5人增加到100多人。

  已经毕业的005号队员熊祖彪就是团队刚成立时那5名队员之一。他告诉记者,“团队刚成立时,条件十分艰苦。记得第一个项目的经费只有几千元,为了顺利完成项目,刘老师自己掏腰包垫付了1万元。没有独立的实验室,每周开会就在一个楼道口的小沙发上。但是大家其乐融融,真正把团队当成家一样。从这里成长起来的每一名队员不仅体会到团队发展的艰辛,更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大家庭的温馨。”

  2007年,“点团队”与武汉嘉铭激光公司联合成立了光电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人才孵化站延伸至校外。嘉铭激光公司负责人表示,之所以选择“点团队”,是因为这些学生非常有创新意识,思想活跃,往往在创意过程中特别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合作几年来,他们在十几个小项目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双方合作取得了双赢。

  为了克服项目小而杂、指导教师精力有限的问题,团队拓展了导师制的外延,引入“顾问制”和“导生制”。团队聘请校外技术人员作为顾问,根据其技术特点,针对不同项目,邀请他们网上或现场指导;同时请留站攻读研究生的老队员进行传帮带。顾问制、导生制和导师制互为补充,互相结合,对学生能力的快速提高和人才培养的规模效应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过8年多的努力,创新与育人并重的“点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少队员到企业工作不久就脱颖而出被委以重任;也有不少队员到名校读博后仅1年就成为国家级课题的执行负责人;更有在校本科生领导20人的开发团队,完成数十万元的科研项目。8月27日,刚刚毕业1年的261号队员李彩在世界顶尖学术杂志《Science》上发表论文,成为母校华中科技大学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最年轻的校友。

  “团队不断激发我的兴趣,让我能不断挑战自我。”045号队员杜欢说。

  “点团队”的同学告诉记者,团队之所以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发展壮大,秘诀就是:以技术吸引人,以道德培养人,以感情留住人。“点团队”一直提倡“作风第一、技术第二”的观点,刘玉老师反复向队员强调,要想胜任未来的工作,除了要依靠扎实的技术能力外,更要靠作风、态度、团队精神等优秀的品质。这些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有意识地在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培养起来的。

  “点团队”中一直流传着一个“树枝教育”的故事。2004年一个秋天的晚上,刘玉老师和团队成员像往常一样开完例会回去。一根被狂风吹落的大树枝横在路中间,队员们连蹦带跳地过去了。刘玉老师在后面发现此举,立刻叫所有队员停下,一面叫他们把树枝移开,一面严厉地说:“你们怎么不想想后面路过的人可能会绊倒、摔伤?”一位同学一边清理树枝,一边委屈地说,“不是我们怕脏怕累,而是从小到大,从没有人告诉过我们,做事要为后面的人考虑”。

  从这件事,刘玉老师意识到,“道德是要靠后天实践养成的。”与其抱怨现在的年轻人没有责任感,不如用活生生的例子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教会他们应该如何为别人考虑。

  在以后的工作中,刘玉老师有意识地培养队员们的责任感和协作意识。每次做完实验,她都亲自带领学生把实验室的地面清理干净,把物品归回原位。2006年12月的一天,中科院岩土所的两位科研人员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对“点团队”的无线通讯项目作最后的现场测试,正在招呼中科院工作人员的刘玉突然发现,新队员孙静超从200多米外的地方为测试人员端来了两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两年前后,队员两种不同的表现让刘老师非常感慨,“心里要有别人”的“树枝教育”在队员们心中扎下根,让刘玉感到由衷的喜悦。

  刘玉老师不仅要求团队在技术上过硬,更采取了一系列有创意的管理措施形成团队文化。他们自己设计了橘黄色的队服,而且每一位正式队员都根据入队时间先后拥有自己的终身档案编号。团队每年制作《年鉴》,及时更新所有编号的队员信息,收录在校队员的年终小结,让队员们在点滴积累中得到提升。每逢团庆日,所有队员都要自编、自导、自演一台精彩的团庆演出,邀请学校领导、学生家长、老队员和合作单位成员参加。丰富的文化生活,极大地调动了队员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文/本报记者 李 丹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