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并引发严重气象灾害,造成重大损失。如何应对极端天气,加强预报预警,减小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成为气象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
从前期发生过的气象灾害特点来看,今年我国天气气候极端异常。特别是入汛以来,气象灾害的异常性、突发性、局地性特点十分突出,极端气象事件多发重发,灾害分布广,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华南、江南地区连遭14轮暴雨袭击;7月,北方地区连遭5轮暴雨袭击,渭河、辽河、第二松花江出现严重汛情;北方多地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南方多地高温持续超历史同期;特别是8月8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这都充分表明当前我国天气气候的异常性。
每个极端天气事件都有其独特的原因。比如,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起因之一,就是高空冷空气东移南下,低层切变线产生的中尺度强对流暴雨云团造成的短时局地强降雨。再如,南方大范围持续高温的主要原因,就是近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一直控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造成天气气候异常的原因很复杂,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大气环流的异常,此外也不能忽视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气中的能量分布也发生了变化,海洋和大气循环、大气中温度场分布出现了紊乱,从而使得天气气候变化规律被打乱,极端天气因此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从目前的监测情况来看,今年5月,厄尔尼诺现象结束;7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有可能维持并发展成一次拉尼娜事件。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反,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近60年来拉尼娜事件的影响表明,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部分地区秋雨偏多,冬季全国大部以降水偏少为主,气温偏低。因此,就目前气候状况来看,今年冬天有可能出现低温现象。
近年来,我国天气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预报精细程度可以细到部分乡镇,干旱的长中期预报和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报及短时临近(1—3小时)的预报能力也明显提高,目前对突发性灾害性天气可以做到实时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
我们常说的天气预报很多是基于现有的天气监测和预报技术。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我国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监测能力不断提高。例如,对台风的监测预报,过去只有当台风接近沿海时,才可以监测其移动路径,气象台才可以发布台风预警。现在依靠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先进技术装备和数值预报模式,可以提前3天至5天甚至更长时间预报台风生成发展和移动路径,而且台风预报精度和定位精度都很高,而这在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知道,天气变化取决于大气的运动,大气运动影响的区域有可能发生相应的天气过程,这有点像连锁反应。比如,现在有一股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在西北地区可能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路过中东部地区时如果遇上暖湿气流,就有可能形成降雨。而影响气候的原因却是错综复杂的,太阳活动、海洋情况、火山活动、地表生态以及人类活动等都会影响气候,人们对其认识十分有限,更难以准确预测未来几个月、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气候状况。因此,目前气候预测的准确率还不是很高,即便是几个月的预测也只能是趋势预测。目前,我国汛期降水的气候趋势预测准确率在65%左右。
通过各种形式的气象科普,让老百姓了解和认识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常识,才能有效地防御气象灾害,保护自己,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因此,气象科普是目前我国气象灾害防御面临的首要问题,气象科普通俗化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气象信息应该在防灾减灾中起“消息树”和“发令枪”的作用。近年来,气象部门一直努力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也就是说,当气象台预测到可能有气象灾害发生时,应当立即将气象灾害可能出现的时间、区域、强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灾害程度的预报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公众发布,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组织气象灾害防御的响应行动,气象部门积极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公众以此采取相应的防御行动,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防灾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