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知识产权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9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比亚迪“布局”
本报记者 梁晓亮

  1995年以电池为主营业务的比亚迪成立,抓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契机,2003年比亚迪以跨行业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正式切入汽车业。那个时候,吉利、奇瑞代表的国产品牌汽车已经有了一定市场份额,许多人对比亚迪的猜想,无非是又一个中国汽车梦的情怀使然。几年时间过去了,比亚迪的形象已经日渐清晰、鲜明,比亚迪的使命原动力不是中国汽车梦,而是电动汽车的中国机遇。

  比亚迪电动汽车的两款明星产品,一是全球第一款不依赖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F3DM,另一个是在“股神”巴菲特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投资年会亮相的e6。F3DM的亮点在于可以实现家庭220伏电源充电,e6的亮点在于其动力电池和启动电池均采用比亚迪自主研发的ET—POVER铁电池,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

  从电池到电动汽车,比亚迪的技术一脉相承。是什么让比亚迪的跨界跨得如此完美、如此自如?比亚迪的答案————“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据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经理赵杰介绍,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7045件,累计获得专利权3959件,其中国内累计申请专利6325件,获得国内专利授权3470件;累计申请国外专利720件,PCT申请177件,获得授权127件。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比亚迪的专利申请量在国内企业排名中,均居前十位;授权量均居前三位。比亚迪在DM动力车领域已经用数百件专利进行了全球布局,在e6领域用近百件专利进行了全球布局。

  不仅是专利数量和布局,比亚迪走在了中国企业的前面,知识产权战略和综合素质,比亚迪也是站位领先的中国企业。

  1995年,比亚迪成立之时,全球手机产业进入井喷行情,手机电池以日资企业为主,三洋、松下、索尼等日资企业占到9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40%的低价格差进入锂电池领域,几年间,比亚迪迅速占领市场。2003年全球锂电池市场占有率排名,三洋第一,索尼第二,比亚迪第三;镍氢电池是三洋第一,松下第二,比亚迪第三;镍镉电池是比亚迪第一,三洋第二,松下第三。比亚迪在电池领域全面开花的同时,也对三洋造成了全面的威胁。地位被撼动,三洋于2002年9月以侵犯其专利为由在美国将比亚迪推上了被告席,经过对比分析,比亚迪的锂离子电池采用的是不同于三洋的技术,双方于2005年最终以有利于比亚迪的条件达成和解。此间,索尼也于2003年7月让比亚迪在日本成为被告,比亚迪以成功将松下专利诉成无效,而最终使索尼撤诉,比亚迪获得全胜,这个案件被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知识产权案件之一。

  两大海外诉讼带给比亚迪思考。从此,比亚迪的知识产权工作大不一样了:建立公司知识产权部门;制定公司知识产权战略和实施体系;增强知识产权积累,尤其是海外布局;培养专业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据介绍,目前比亚迪的知识产权及法务处下设知识产权部,有50多人专职从事知识产权工作,在各研发部门专利组还有80多人从事专利相关工作。他们在公司还建立了内部专利数据库、科技期刊数据库、图书数据库,公司研发人员可以通过专利数据库检索需要的专利文献信息。

  经过两起海外诉讼以及几年的积累,比亚迪的知识产权战略浮出水面————采取持续积累、灵活运用、合理布局、有效防御等手段,以保障公司经营安全和提升市场竞争优势。持续积累是指通过持续的投入,逐步完成知识产权的积累,增强自主知识产权能力;合理布局是指针对公司重点项目实施合理的重点布局,包括数量、地域等;有效防御是指一方面通过累积的专利互换营造双赢的和谐商业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在研发环节导入专利调查以规避或降低专利风险;灵活运用是指通过一定的专利许可等输出以获取收入,或者用于遏制竞争对手,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据赵杰介绍,比亚迪现在的工作主要以前三项为主,灵活运用将是他们未来知识产权的工作重点。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