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继实现农民“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算贵”之后,努力做到“养老不犯愁”而实施的又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新农保”的意义不仅在于每月的几十元钱,更是我国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自立能力,又减轻了农村子女的经济负担,对促进农民家庭和谐,维护农村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亿万农民撑起了老有所养的“保护伞”。
“新农保”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强调了国家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重要责任,明确了政府资金投入的原则要求,避免了“老农保”仅靠农民自我储蓄积累的问题。
在当前的国际大环境下,“新农保”使农民老有所养,无后顾之忧,敢于消费,这对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无疑将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新农保”将极大地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自立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心;它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有利于形成敬老爱幼的风气与更为和谐的家庭关系。
湖北省是全国启动“新农保”比较迅速的省份之一,该省推行“新农保”,除政策宣传到位、制度设计合理、简明便于操作外,另一重要特点就是结合农村实际,着眼于转变干部、农民的思想观念,“新农保”不仅仅被看成是农民一家一户自己的事情,而已经成为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保险过渡的有政策支撑的平台。
与此同时,在湖北的“新农保”工作探索实践中也遭遇一些难题:部分群体参保积极性不高,一些人担心政策变化,“怕钱投到水里”;外出务工人员联系不便,组织他们参保困难;系统软件、收据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未及时到位,也给工作带来不便;享受基础养老金人数同农村实有60岁以上人数差距较大,几类特殊对象要求参保难以处理;“新农保”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缺乏衔接政策,险种之间基金转移接续的操作办法尚不明确。这些问题,会在“新农保”工作推进中不断得到解决。
应该说,要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新农保”任重道远: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新农保”与城市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机制需要尽快建立;“新农保”目前的55元基础养老金还偏低,需要不断提高;“新农保”全覆盖若所需时间跨度过长会造成地区之间新的不平衡。要在第一批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步伐,“由点到面”尽快实现“新农保”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