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8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成效显著
工程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5% 沙尘天气明显减少
记者苏民

  本报北京8月9日讯 记者苏民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0年来,国家已累计安排资金412亿元,其中,中央基本建设投资176亿元,财政补助资金236亿元,工程建设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及营造林9002万亩,草地治理13012万亩,暖棚973万平方米,饲料机械11.4万套,小流域综合治理11823平方公里,节水灌溉和水源工程共16.5万处,生态移民176660人。

  8月6日至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在山西省朔州市主持召开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第十一次省部联席会暨现场会。

  据介绍,工程实施以来,各项建设进展顺利并取得了巨大成效:一是植被盖度和生物多样性显著改善。工程实施以来,植被盖度总体呈上升态势,工程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5%;工程区植被逐渐转变为乔、灌、草或灌、草结合的复合植被系统。二是土壤侵蚀强度明显下降,风沙天气明显减少。植物在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发达根系,减轻了土壤风蚀。工程区地表释尘总量从2001年的3124万吨减少到2009年的1772万吨,减幅为43.3%。北京地区的沙尘天气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0年共遭受3次浮尘天气影响,少于近10年同期均值4.9次,2007年以后没有出现过扬沙天气。三是工程区经济社会保持高速增长。工程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5.4%,取得了生态和经济的双赢。四是农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10年来,工程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178元增加到5788元,年均增长11.5%。五是工程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在转型。工程建设初步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会议提出,下一步要更加注重推进工程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依据客观规律探索和总结科学的治理模式;积极充实和完善各级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多元化的工程建设投入制度;把工程建设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结合起来;管护和巩固好已取得的建设成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