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环球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8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汽车共享”是怎样形成的?
  会员取车时将会员电子卡在窗口读卡器上读一下,被认可后再输入本人的密码,就可打开保险柜,拿到预先定好的车辆钥匙。               魏爱苗供图
  车挡风玻璃左下角有一读卡器,持卡人在上面晃一下,被确认后车门自动打开。                              魏爱苗供图
  还有一种是将车钥匙锁在一个带有计算器的小盒子上。持卡人将卡插入小盒子,被确认后输入密码,钥匙就与小盒子自动分离。              魏爱苗供图

  据最早的创始公司“坎比鸥”介绍,1990年11月成立之初,“汽车共享”这个社会团体只有3辆车,28个会员。到1992年才逐步走上商业化道路,并改名为“汽车共享有限公司”。

  最初的28个会员,都是亲戚、朋友和邻居。大家经常会面、聊天、聚餐等,谈到生活话题时可能会聊到:有人买了车,不常用,而有些亲戚、朋友和邻居想用车时又没有车。一些人不常用车,所以不想买车,但有时又确实需要车。有车不常开搁在那里是浪费,没车的人想用车又没车。这样互助一下不是很好吗?

  从没车人的角度看,向别人借车不支付用车成本,长期看肯定是不行的。从有车人的角度想,车搁着不用也是浪费。让他人与自己分担用车成本,既方便了亲戚、朋友和邻居,又节省了自己的开支,何乐而不为呢?

  组成这样一个互助团体,可以说,大家都受益,获得的方便和好处确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降低了用车成本,提高了生活质量。

  德国“汽车共享联邦协会”所做的市场调查显示,一方面,现有的汽车平均每天行驶的时间只有1个小时,其余23个小时是停在停车场上,占用了宝贵的、不可再生的,同时也是公共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一辆汽车或轿车至少可以供6—10人享用。

  如果一个国家真能实现6—10人用一辆车,那将节省许多资源。首先不需要生产那么多汽车。其次也不会形成那么多报废汽车产生的废弃垃圾。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后处理环节,都需要消耗巨大的能源,显然这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另外消耗的能源还污染生态环境,给气候变化带来影响。

  德国是汽车的故乡,是最早产生汽车的国家,汽车的产生确实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问题都有两面性,方便的背后是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和空气污浊。现代化走到今天,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环境、空气和水、健康对人类的生活愈来愈重要。

  通过反思,人们开始追求返璞归真的生活。即使家里有车,也不愿意天天开车,锻炼身体和骑自行车的人日渐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群体,能不开车时就不开车。这样不仅对人类居住的环境有利,对身心健康也有好处。因此“汽车共享”这种互助性质的团体和俱乐部也就水到渠成地成立了。也就是说,大家都有这种愿望,都喜欢这种生活方式。这是“汽车共享”产生的主要背景。

  另外,德国的公共交通比较方便,无论是公共汽车还是轨道交通,满员的情况很少发生,而且相对来说比较准时。放弃个人开车不会带来太大的不便。德国公交车的载客率,包括火车和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一般为30%—40%。利用公共交通上下班可能比个人开车更经济、更准时。

  德国公民的公德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较强。大家同用一辆车,并能让车保持良好的运营状态,没有较高的公德意识是不行的。其次为了降低用车成本,“汽车共享”公司的管理人员极少,而且几乎都是兼职的。当遇到问题时,通过会员大会谈论协商解决。这种很强的自我管理意识,使“汽车共享”公司或团体顺利运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