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世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7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
世博需要“慢慢”看
本报记者 李 哲 李治国

  世博处处有文章。听过中科院院士叶叔华的介绍,众多世博参观者,尤其是天文爱好者、科技爱好者便会领略到一些路线的别样精彩。

  叶叔华建议世博参观者要慢走、细看、多思考,她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荷兰馆的欢乐街,相信不少人都去过。但走马观花式的游览,很可能错过一个大看点———欧洲航天局赫歇尔望远镜的复制品。”叶叔华介绍道,2009年5月,欧洲阿丽亚娜5—ECA型火箭携带世界最大远红外线望远镜赫歇尔,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台拥有3.5米口径的远红外和亚毫米波望远镜,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口径的红外空间望远镜,其核心部分的对焦技术就来自于荷兰。

  如果你是个天文迷,在荷兰馆还能补充一些“延伸知识”。荷兰的天文看点,不止于一个“最大空间望远镜”,它还主持了名为低频阵列(LOFAR)的欧洲射电天文台网络。这是一个由2.5万个小型天线构成的天文台网络,分别建造在荷兰、德国、瑞典、法国和英国,覆盖一个直径350公里的区域。   

  汽车馆的叶子汽车、伦敦馆的零碳建筑……这些仿佛来自未来世界的技术在令人惊叹之余,大家心中也充满疑问,这些技术最终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吗?

  面对参观者的这个疑问,叶叔华用了一个天文学的例子来解答。1868年,一位法国天文学家在印度南部观测日全食时,意外发现太阳光谱里面有一条陌生的明亮黄线,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氦元素。这个发现看似和地球很远、和人类很远,可是在各领域科学家努力下,氦逐渐在各个方面开始改变人类生活:充氦气的气球、液氦的低温超导技术,直到关乎人类未来能源大计的核聚变技术,如今又准备用于新的核电站开发。

  “大家总喜欢问,这个技术什么时候能实际应用。我倒是觉得,不要那么心急,存在一个研发过程。”叶叔华认为,此次世博展出的不少低碳技术,宣扬的低碳理念,象征着人类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平和心态,思考自身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思考科技如何服务于城市更好发展。这是个好兆头,具体技术何时出现、何时推广,只是时间问题。

  英国馆的亚克力杆、日本馆“会呼吸的墙“、意大利馆的透明水泥……这些之所以是热门场馆,重要原因是人们都想看看最新技术。

  叶叔华认为,世博会是一场盛大的科普活动,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理念和科技创新成果渗透于展馆展示、论坛和活动的各个方面,必将对城市管理者、普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全球面临许多复杂和共性的问题,如交通拥堵、城市建设等问题,本届世博会上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城市建筑、运营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上海如果在后世博期间巧妙加以吸收、运用,肯定能进一步推进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