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信息时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7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灾后重建测绘保障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报讯 记者徐红报道:记者从7月16日国家测绘局支援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测绘保障工程成果交接仪式上获悉,6月2日启动的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测绘保障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测绘人员建成了15个应急卫星导航连续运行基准站,测制出灾区1万多平方公里的1:10000影像地图,初步建成了灾后重建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据介绍,经过一个月的攻坚战,测绘人员克服多方面困难,提前顺利完成15个应急卫星导航连续运行基准站的建设任务,开通全部基准站RTK(实时动态测量)电台服务,目前已全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同时,通过利用已有测绘资料,快速解算出灾区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及时恢复了灾区高程基准基础设施,全面满足了灾区规划、恢复重建等对测绘高程基准的迫切需求。此外,通过利用最新获取的灾区0.4米分辨率航空摄影资料,快速测制出了灾区1万多平方公里的1:10000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测制了4000多平方公里的1:10000影像地图,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支撑。

  在此期间,测绘人员还圆满完成了灾后重建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技术设计、需求分析、定制开发、资料收集、数据集成等工作,初步建成了灾后重建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实现对灾区信息的集成管理、统计分析和快速查询,为应急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交接仪式上,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大灾区测绘工作力度,全面恢复灾区测绘基准基础设施,定期获取玉树州各县城及周边地区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进行地震灾区遥感监测与评估,不断完善灾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同时测绘部门将加快开展青海省数字省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开展对三江源等重点地区生态综合监测。

  据悉,移交给青海省政府的这批灾后重建测绘保障工程成果,将应用于灾后重建规划、灾区城乡居民住房、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为玉树灾后重建工作的全面开展和青海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