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州长顺县威远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橙黄色的枇杷在墨绿色的树叶间传达着丰收的喜讯。基地负责人陶李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今年20亩枇杷毛收入25万元不是问题。”陶李主要从事果蔬等农产品生意,去年9月份在长顺县承包了该基地,种植枇杷之王“大五星”、“小五星”。
枇杷喜丰收,亩产值过万元,这主要得益于长顺县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185”工程实施,充分发挥公司、大户连片种植示范带动作用。县里通过采取一定的补助和科技指导措施,推广公司(大户)+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租赁、转包等形式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推动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在示范园内,记者看到了几个大棚里的枇杷长势特别好,果实又大又圆、色泽艳丽、外形美观,县农业局副局长罗洪富告诉记者:“采用大棚这种设施农业优点多,枇杷果实柔软、多汁,口感好,能避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
适宜的土壤、合理的营养、充足的水源、细心的管护是今年枇杷获丰收的关键,也是长顺县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抓抗旱、调结构、促增收”的重要举措。
“这个大棚是由政府部门无偿提供的,县农业局的技术干部经常到果园指导,今年旱灾那么严重都未受到影响。”陶李告诉记者,“3个大棚比平时节约100个工,每个工30元,可以节约3000元左右,而且大棚里的枇杷上市时间要提前15天以上,在品质、价位上占优势。”
枇杷种植只是该基地创建“185”工程万元田高效栽培模式之一。陶李还计划枇杷采撷完后,利用空间立体结构,在果园内种上牧草养禽。该示范园有150亩,除种植枇杷外,还种有60亩紫王葡萄,以及桃树、李树和蔬菜。目前该示范区内种的大白菜正在收割,第二茬种豇豆,第三茬种草莓,这是该基地创建“185”工程万元田高效栽培的另一模式。
据介绍,长顺县不断丰富“185”工程科学内涵,探索和完善发展模式,实现“185”工程立体空间全覆盖。通过合理套作、间作、轮作以及种养配套,优化布局、科学生产,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长德县赋予了“185”工程新的内涵,以达到高产、高质、高经济效益的种植和养殖业,使生产效益最大化,实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