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小看咱这‘疙瘩头’,一个就是10块钱。”在山东省即墨市丰城镇芝坊村的青岛滩腌咸菜专业合作社里,理事长时川寿拿着一个包装精美的“芥菜头”得意地说。
当季的1斤芥菜不过5角,为啥在即墨却身价倍增?时川寿一语中的:合作社形成规模效应,深加工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在地处沿海的芝坊村,滩腌咸菜是传统手艺。经过盐滩的腌制,不但省了“初卤”一道工艺,有效去除了芥菜的辣味,而且口感更加清爽干脆。因此,芝坊咸菜在周边地区小有名气。每到产出期,家家户户的咸菜不用兜售就会买光。
“村里的老人,每年种二分地,产出的1000斤芥菜,按腌制后每斤3元钱的价格,就能收入3000多元。”时川寿介绍说。
2007年,芝坊村成立了合作社,生产咸菜的109家农户成了股东。合作社统一标准生产、集中销售的模式,让芝坊咸菜有了“名气”,当季的咸菜即使涨价,销售依然火爆。
供不应求的市场,让合作社开始从自产自销到外出收购芥菜,扩大生产。但是,产品很快出现了积压。粗放式的生产,加上市场的局限性,让芝坊咸菜在深巷中无法走得更远。
产品需要转型。合作社迅速反应,他们先后注册了“芝坊海福”的品牌,引进了密封包装的生产线,建立了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挂上牌子的咸菜,在密封包装下,既保证了产品的口感,延长了保质期,也使产品生产有标可依,增加了产品的安全性,让消费者购买食用更加放心。
咸菜升值了,从5元翻了一番,每个10元。
时川寿深有感触地对我们说,“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法宝。”
有了“疙瘩头”变“香饽饽”的经验,芝坊村咸菜合作社又陆续开发了其他产品。如今,贴着“芝坊海福”的腌咸菜、干制水产品、调味酱,纷纷走进了各个超市商店。
为让产品彻底走出“深闺”,合作社在传统销售的基础上,又建立了青岛滩腌咸菜专业合作社网站,在网上直销各种产品。买家登录网站后通过在线留言,就可以订购他们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