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专程到内蒙古亿利能源化工产业园参观学习的人很多,为了方便参观者,他们特意在园区的空地上堆出了一个很高的土台子,从这里可以方便地看到园区几大生产板块的全貌。这样一个以出产PVC、水泥为主的园区能吸引众多的参观学习者,原因就在于它的全生产过程是一个循环经济产业链。
园区以亿利资源集团为投资主线,分别与神华集团合资建设了1000万吨/年煤炭开采、4×2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厂,与上海华谊集团合资建设了40万吨/年PVC及配套4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与河北唐山冀东水泥集团合资建设120万吨/年工业废渣制水泥项目。如此构架,形成了“煤————煤矸石发电———离子膜烧碱————PVC————工业废渣制水泥”的一体化循环产业链。该产业链每年可节煤250万吨,节水800万立方米,节电8000万千瓦时,减少工业垃圾填埋3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3万吨,在国内同行业率先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实现了工业废渣回收再利用。
亿利资源集团高级副总裁田继生介绍说,与使用传统技术相比,园区现在的投资成本高出了一倍,但是如果使用传统技术建设,园区不仅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效果无法实现,还可能无法得到银行贷款的有效支持。
以园区主办银行中国银行为例,中国银行《支持节能减排信贷指引》强调积极支持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项目建设;信贷资金向节能减排效应显著的地区和企业倾斜;严格控制“两高”行业中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的企业的新增信贷,加快退出落后产能项目。
中行内蒙古分行行长助理高宗胜表示,亿利能源化工产业园项目,如果按照传统技术建设,将无法像现在这样进入中行重点支持项目范围。
据介绍,中国银行在该园区筹建阶段就开始介入,积极跟进。2004年1月,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与内蒙古亿利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就该园区核心项目40万吨/年PVC及配套4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项目签署了合作协议。2005年,中国银行以行内银团与跨行银团相结合模式,携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共计为该项目提供项目贷款25.067亿元,其中中国银行提供12.537亿元,占比50%。在项目建设期间,中国银行利用自身优势在国际结算、外汇等相关政策、业务咨询方面给予相关帮助,同时该项目所有进口设备的外汇结算均通过该行结算。
在该项目投产运营后,为解决企业营运资金需求,中国银行又陆续为其提供2亿多元流动资金贷款以及3000万元国内信用证授信。
高宗胜表示,随着园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在融资、理财方面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中国银行将会陆续为企业提供各类银行产品、保险产品、理财产品服务,以满足企业各方面融资理财需求,促进企业持续良好发展。可以看出,中国银行正凭借自身优势,充分把握地区资源优势,积极支持绿色、环保的循环经济工业,努力成为“绿色信贷”的主力军。
链接
截至2009年末,中国银行投放绿色工业、低碳经济的信贷资金余额超过1600亿元,2009年当年新增信贷超过400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风电行业、环保产业、节能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信贷分别比上年增长228%、136%、132%和155%。
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中国银行投放绿色工业的信贷资金余额已经突破180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绿色工业和低碳经济加快发展。
“绿色信贷”推动转型发展
本报讯 记者赵晓强报道:近年来,内蒙古银监局积极引导全区银行业实施“绿色信贷”,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了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同时实现自身业务的良好发展,形成金融与经济的“双赢”。
到目前,自治区银行机构支持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和环保项目的贷款余额达790亿元,比“十五”末增加了650亿元。同时,各银行机构对过剩和落后产能项目进行了合理的市场退出。仅去年一年,各银行机构就退出过剩和落后产能行业客户77户,收回贷款45.6亿元。
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内蒙古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全国性的示范工程项目已建成投产,华能、华电、大唐、中电投等企业投资建成了120多个大型风电场,煤精细化工、风电产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均走在全国前列。以乌海市为例,到2009年末全市关停了所有产能60万吨以下的煤焦化企业,全部改造升级为产能100万吨以上,淘汰落后产能745万吨。煤焦化企业基本实现了“三废”的零排放,资源利用率由过去的不足70%上升到90%以上。
内蒙古自治区银行业也实现了自身的良好发展。到去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已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全区银行业不良贷款率3.82% ,比“十五”末下降了11个百分点。法人机构资本充足率达到11.53%,比“十五”末上升了16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51.22亿元,比“十五”末增长了近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