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6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农村金融创新 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
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孙志刚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近年来,安徽以推进农村金融创新为着力点,有效破解农村融资难题,2010年3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2.2%,高于各项贷款增幅10.6个百分点,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推进金融组织创新,不断壮大农村金融服务市场主体。近年来,安徽加大金融组织创新力度,既充分利用和改造存量资源,又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一是强化政策激励,通过财政奖励和补助,引导和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在县域尤其是在乡镇新设分支机构和服务网点。二是大力推动地方金融机构“下乡”,引导和支持徽商银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徽商银行已在18个县(市)建立了支行,还有不少县支行正在组建之中。三是着力深化改革,支持和促进农村信用社改组为农村银行,目前已有33家农村银行运营,组建进度居全国第三、中西部地区第一。四是解放思想,积极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创办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目前全省已有148家小额贷款公司运营,11家村镇银行运营或正在筹建。

  坚持推进金融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增强农村金融服务活力。长期以来,多数金融机构内部的机构设置、业务流程、核算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主要是以大中型企业、大项目为对象进行设计的,不适应农村信贷“短、小、频、急”的要求,加剧了农村金融服务供求矛盾。因此,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建立与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安徽着力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支行建立小企业专营服务机构,实行单独审批、单独考核、独立核算,减少审批手续,提高服务效率。例如,建设银行安徽分行在县支行设立的小企业经营中心,推广“信贷工厂”模式,扩大了农村信贷,提高了放款效率。

  坚持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加大金融支农惠农力度。安徽以建设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省为契机,在全省广泛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活动。2009年省政府制定了改善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金融服务的政策意见,设立产品创新奖,促进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活动,推出了很多受农户欢迎的信贷产品。为改变农村融资缺乏抵押担保物的问题,在大力开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同时,开发了林权质押贷款、公司+农户+信贷、保险+信贷、返乡农民创业贷款、农家乐、金土地、农户联保等100多种信贷产品和业务,效果很好。

  坚持拓展金融服务功能,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需要保险来保驾护航,特别是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户对保险的需求日益强烈。本着“尽可能减少农民保费负担,尽可能减轻农民因灾损失”的原则,2008年,安徽在全省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2009年,省政府把政策性农业保险列入全省28项民生工程,政策性农险试点险种扩大到8个,试点范围覆盖全省,承保各类农作物达到了7075万亩、牲畜205万头次,赔付农户因灾损失4.2亿元,受益农户近320万户次。

  坚持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农村金融业健康发展。近年来,安徽把建设信用担保体系作为优化金融环境的重点,2008年由省财政安排25亿元资金,支持各地建立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资金,县域担保机构的实力不断增强。优化金融环境,必须加强政府协调服务。安徽各级政府加强政银企合作,为农村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实现银企对接的常态化。金融机构有困难、有问题,各级政府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协调和服务;同时遵循金融发展规律,坚决防止不当的行政干预。总体上,安徽农村金融环境显著改善,农村融资难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