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读者之声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0年5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者感言
让我们看到自身的责任

  《经济日报》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身边事说起”总栏题下,推出的《再识一吨钢》、《再识一袋水泥》、《再识一亩地》、《再识一支笔》、《再识一公里路》等报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好的教材,这些文章创意新、构思巧、小中见大、入情入理。报道以大量翔实的数据、典型的事例,对身边事物的发展变化进行详尽解读。同时,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能源资源等方面进行剖析,读后既令人振奋,又令人警醒,启示颇多。

  启示之一:通过再识身边事物,我们能够深刻而直观地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宏大的课题,看似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没有必然联系。但通过阅读《经济日报》这一组报道,在思想上提高了对转变发展方式的认识,转变发展方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其不仅是国家的事情、企业的事情,还牵涉到普通百姓的行为方式。

  《再识一棵树》一文中这样写道:近年来生产和使用一次性木筷子,就对森林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曾有人算过一笔账:我国每年一次性木筷子的使用量在450亿双左右,消耗的木材为166万立方米,相当于砍伐2500万棵20年树龄的大树……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形象地说明了我们的生活与转变发展方式密切相关。

  《再识一双鞋》中写道:2008年,中国鞋年产量超过100亿双,出口达到81.2亿双,也就是说中国一年生产的鞋可供世界上每人一双,而当年全球鞋产量仅为150亿双。中国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全球最大鞋业“生产中心”和“销售中心”。这些内容使我们明白,原来即使是小小的鞋子也蕴藏着经济大文章,每个人都需要穿鞋子,穿着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品牌鞋,工作干劲更足。

  启示之二:转变发展方式贵在知行合一,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实践。目前,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有悖于低碳经济的做法屡见不鲜,比如“长明灯”、“长流水”现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淘汰落后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等,这就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举措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都要朝着更优、更先进的方向变化。有认知更要有行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知行合一。我们“再识一粒米”、“再识一滴水”、“再识一张纸”,就是要通过这种深刻的“再识”,让我们看到身负的责任。试想,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少用一次性木筷子多使用普通筷子,少用纸品多使用手帕,就会为地球多留下一棵树,为转变发展方式多作出一份贡献。

  启示之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如《再识一台彩电》给我们描述了彩电的发展使国家整体产业水平得以提升:通过实施彩电国产化“一条龙”工程,我国彩电行业带动了模具设计与制造、大型塑料加工、微电子、化工、冶金等相关产业发展,特别是直接促进了包括原材料、集成电路芯片、相关元器件、整机在内的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技术进步,国产化程度高达90%以上。这就说明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在当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大力培育科技产业,科技是经济内生性增长的原动力。

  启示之四: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创造更多的中国品牌,品牌意识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再识一件衬衫》一文向读者介绍了杉杉、七匹狼、报喜鸟等服装品牌,他们的知名度在不断提升,企业在不断地做大做强,令人欣慰,也使我们坚定了对品牌经济发展的信心。

  (安徽省铜陵市铜陵有色报社 周宗雄)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