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能源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5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沼气利用趋于成熟
———访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沼气研究室主任董保成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我国沼气的利用情况?

  董保成:沼气是清洁能源,在我国已有较长发展时间。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探索大规模应用沼气,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建设一些大中型沼气工程,用途仍以农民炊用为主,部分沼气用于发电。

  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2008年我国已累计推广农村沼气用户近3049万户,年产沼气达113.9亿立方米。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支持秸秆沼气的发展,截至2009年,我国已建成并正常运行的大型秸秆沼气工程约10座,2009年在12个省份安排了16个试点工程。根据农业部的沼气工程规划,到2010年,全国将有4000万农户使用户用沼气,达到适宜农户的30%左右;到2015年达到6000万户。

  记者:沼气在我国农村得到广泛推广的原因何在?

  董保成:一方面,我国农村具有在禽畜粪便及秸秆等可用废弃物上的优势。据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有机废弃物产生量最大的国家。现有废弃物秸秆量约7亿吨/年;畜禽粪便排放量估计至少21亿吨/年;我国生活垃圾年产生量接近2亿吨。沼气的推广使之变废为宝,既改变了我国的能源结构,也有利于农民收入提高。据农业部测算,到2010年,4000万户用沼气可为农民年增收节支200亿元。

  另一方面,国家在政策、法规、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也为我国沼气发展创造了条件。从2000年开始,农业部加大了农村沼气工程的建设力度,先后组织实施了多项惠农工程。中央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对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培养了一支拥有17万名懂技术、会施工、能维护的沼气生产工作队伍。在资金投入上,截至2009年,中央累计投入242亿元。

  记者:近年来农村沼气利用取得了哪些新突破?

  董保成: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生物气化技术,即利用秸秆等原料生产沼气。目前已在全国安排了16个试点工程,试验结果显示适应性良好。从当前看,秸秆沼气扩展了沼气原料来源,为非养殖农户建设沼气和由于原料短缺造成不能满负荷运行的沼气工程继续使用提供了可能。

  从利用范围来说,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从单一的沼气池,发展到“一池三改”基本单元,即沼气池与改圈、改厕和改厨同步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还引导项目村开展改院、改水、改路等配套建设。“一池三改”每年能为农户增收节支1000元至4000元。

  记者:农村在沼气利用方面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董保成:一是适宜农户普及率较低,供求矛盾突出,普及农村沼气的任务繁重。尽管国家加大了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入,但一些地区要求建沼气的适宜对象多,尤其是以秸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大型沼气工程排队等候建设的现象还比较突出。

  二是经济困难地区农户建池相对较难。农村沼气建设采取国家补助与农户自筹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按照“一池三改”建设标准,户均投资需3000元至3500元,其中国家补助800元至1200元,农民需自筹2000多元,困难农户建池难。希望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农户利用新能源。

  三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留守的妇女和老人对沼气技术掌握难度大。这就要求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我国沼气工程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水平。同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设立专门机构做好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等工作,为农村沼气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文/本报记者 齐 慧

    实习生 马 磊 景 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