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能源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5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新能源利用现状调查 ③
村庄里的新能源生活
本报记者 谢文哲 通讯员 陈 蒙

  近日,记者来到了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茅村镇大庄村。村口北侧,一排排整齐的太阳能热水器安置在农民房屋的楼顶;村口南侧,矗立着两个体积庞大的储气罐。作为江苏农村新能源应用的示范典型之一,大庄村村民已经习惯了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他们乐于向来访者介绍的,还有让他们生活更加方便的秸秆燃气的集中供应。 

水龙头一开 热水哗哗来

  “如果要算经济账的话,我们家一年用太阳能热水器能节约买煤费用500元,全村这近千户人家加一起,能省不少钱呢。”

  大庄村村委会主任刘继忠向记者介绍说,“我们村里的这些新楼房是2008年建成的,几乎全部都用上了热水器。不过,早在2002年,我家就在全村第一个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2002年刘继忠因为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变得远近闻名,但当时,因为农村没有自来水,光靠手压井根本没办法让屋顶的热水器装满水,于是他只好找来打井队在自家的小院里打了一口机井,又在屋顶装了一个大大的储水罐,才开始享受到了太阳能带来的便利。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改造水井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村里开始从远处引来了自来水,设置了加压站,大储水罐慢慢从农民的屋顶上消失了。刘继忠说:“下一步我们还准备建一个小型的自来水厂,进行集中供水。”

  “如果要算笔经济账的话,我们家一年用太阳能热水器能节约买煤费用500元,全村这近千户人家加一起,能省不少钱。”刘继忠说。他说太阳能热水器给农民带来的最大改变是生活品质的改善,家里几乎随时都有热水,让很多人养成了勤洗澡的卫生习惯,培养了新一代农民的卫生意识,还带动村里基本设施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了解,现在大庄村新建的楼房全部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老房子也有将近一半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只闻饭菜香 不见炊烟起

  每斤秸秆可产1立方米秸秆气,供气成本约为0.2元/立方米,每户日用气量4立方米左右,每月仅需20多元,比燃煤节省50%,比用石油液化气节省80%。

  置身于村容整洁、规划有序的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茅村镇大庄村,记者发现这里新建的小楼都没有寻常农户常见的烟囱。一些建成较早的房屋虽然有烟囱,但也不冒浓浓的黑烟。

  时值中午做饭时间,我们走到村民薛爱国家里的厨房,她拧开气表下面的燃气总开关打着了燃气灶,蓝色的火焰“嘭”地升起。

  “瞧,这火苗多好!”薛爱国一边麻利地翻炒着锅里的芹菜肉丝一边说,“这可比以前方便多了。从前我们要到液化气站灌气,得跑到离村10多里地的镇上,现在我们不用那么麻烦,再不用扛罐了。秸秆气挺好用,蓝火苗,也比较稳,费用还不高。”

  记者走进门前标着“大庄村气化站”的院落里,进村前就看到两座14米高,体积达600立方米的钢质贮气柜正矗立其间。设备车间的大门敞开着,操作工人岳崇敬说:“9个压,180立方米,这些气就够这里的居民用一天了。”岳崇敬指着地下的供气主管道说,“这后面连着2万多米的供气网呢。”

  大庄村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是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下达的科技攻关项目。它是以行政村为单元,利用农作物秸秆、草糠,通过气化机组使秸秆在缺氧状态下进行加热反应,使其变成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混合可燃气体,通过贮气柜及输送管网,送达农户家中,用于炊事、取暖等。该工程被江苏省委、省政府列入2007年农村新五件实事,得到了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三级财政的支持。

  从2008年投入使用以来,每天早晨是岳崇敬最繁忙的时候,“4点钟到气化站,给屋子通风,检测设备,7点钟开始烧气,烧半个小时就行了,用3袋玉米棒、4袋稻壳子就够了。一天的燃烧废料,就是十来斤草木灰,全部还田,这可都是最好的天然钾肥。”

  这座气站每年可消耗农作物秸秆及生物质废弃500多吨,产气100多万立方米,可替代400吨煤炭或80吨石油液化气。综合测算每斤秸秆可产1立方米秸秆气,供气成本约为0.2元/立方米,每户日用气量4立方米左右,每月仅需20多元,比燃煤节省50%,比用石油液化气节省80%。

  岳崇敬说,他很喜欢这份工作。秸秆气化站的建设,让村民们告别了传统“烟熏火燎”的做饭和取暖习惯,过上了“两人烧火(秸秆气化站一般两个人操作),全村做饭,只闻饭菜香,不见炊烟起”的现代环保生活。

上带种植业 下促养殖业

  一系列节能技术的应用,使农民减少了日常支出,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很大程度上使农村妇女从繁重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了。

  由于大庄村由五个自然村组成,秸秆供气只在比较集中的居民点布设管网,对于居民居住较为分散的自然村,就采用“一池三改”的农户沼气技术。

  记者跟随大庄村党总支书记张昌忠来到班山村。这里每户都建造了地下沼气池,也都建设了畜禽圈舍和户用厕所,发展起了上带种植业、下促养殖业的循环经济。

  说起“一池三改”沼气项目的运行,班山自然村村民张瑞才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每年集中进出料两三次,需秸秆1200—1800公斤,运行成本400元。每池年产沼气350立方米,用来做饭、照明、洗浴,每年可节省生活燃料费360元;年产沼液、沼肥20吨,用于浸种、种植无公害蔬菜、粮果等,节省化肥、农药用量折款可达370元。每户年综合增收节支可达1300元左右,按使用年限30年计算,每年分摊的成本不到120元。

  沼液、沼渣具有速效、迟效兼备的两种功能,施入农田会继续发酵,释放肥分,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可达25%;用于养鱼,每公顷水面年增产400公斤左右,沼液喂猪可节约饲料15%;沼液施果树、农作物喷肥,可增强抗病和防冻能力。通过“一池三改”,引导农户将生产、生活、种植、养殖有机结合,实现农业资源的再生增值和多级利用,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家里干净,地也肥了,关键能省下一笔钱来,我们村里都争着建呢。”老张颇为自豪当初带头参加沼气池改造。

  一系列节能技术的应用,使农民减少了日常支出,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很大程度上使农村妇女从繁重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了。

  在徐州采访期间,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有沼气的村庄,不仅村庄庭院美观,就连妇女身上穿的服装也非常漂亮。大庄村原先是一个以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村庄。依托临近104、310国道交汇的优势,近年来村里发展起了运输业。因为行业特点,男人在外跑运输,女人在家做饭看孩子成了这个村的普遍现象。

  随着太阳能、沼气的应用,让原来围着锅台转的妇女从烧火做饭中解放出来,也能担当起一个完整的劳动力。许多妇女像薛爱国一样,选择在附近打个工,中午下班回家做顿饭,20多分钟解决原先要准备两个多小时的工作。晚上一个热水澡不仅省去烧水的时间和支出,更是帮助村民提升了个人卫生水平。

  看到沼气给农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张昌忠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已经计划村里道路两旁安装太阳能路灯,一些有条件的地方也会尝试着小型风力发电的应用。”

  上图 气化后的秸秆余料,是很好的有机钾肥。图为大庄村村民谢兴荣等正在收获有机蕃茄。

      聂伟华摄

  下图 图为一位村民正在用秸秆气做饭。      聂伟华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