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5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增强企业凝聚力
———转型发展看双星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张 双 刘 成

  早就听说双星的骨干技工队伍稳定,采访中了解的情况还是让记者有些意外。今年春节过后,回乡过年的双星员工返岗率高达98.3%。双星集团节后招用的1775名新员工中,老员工介绍推荐的有1243人,占总招工人数的七成以上。

  “团结稳定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双星集团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双星集团总裁汪海说,“人是兴厂之本。我们要让员工感受到在双星干得有奔头。”

亲情管理温暖人

  每年春节假期,双星集团的“亲情大巴”都会送山东省内员工返乡。今年春节前夕的一场突然而至的大雪,让双星青岛轮胎总公司子午胎厂的几百名员工滞留工厂。双星紧急调度,给员工备好了温暖的房间和热腾腾的饭菜。天刚一放晴,“亲情大巴”就载着大伙儿踏上了回家的路。

  推行“以情感人、用情管人、靠情留人”的亲情化管理以来,双星集团想方设法为员工创造温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让员工感受到“家”的归属感,“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干得久”。

  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双星青岛轮胎公司和双星东风轮胎公司把职工餐厅建在生产车间;双星鞋业工业园改建了一批宿舍楼解决双职工住房难问题……

  在“双星为我创造幸福,我应怎样回报双星”征文中,双星鞋业工业园职工刘兆鹏这样写道:“每当我迈进整洁明亮的厂区,每当我走进车间听到机器轰鸣,和大伙儿一起紧张有序地工作,用心感受着艰辛与收获,奋斗与追求,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与企业是多么密不可分!”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双星集团提出“不停产、不减员”,带领广大员工一起抓机遇、降能耗、提效益,换来了员工与企业同舟共济的强大凝聚力。  

  “现在的双星员工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他们思维活跃,在追逐职业发展的同时,对精神生活也有新的需求。”汪海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爱是相互的,亲情化管理既是双星发展的有效保证,也是双星人性化管理的突出特色。”

事业发展激励人

  走进双星的车间,一排排整齐的标牌和标语赫然入目,这其中很多都是员工的心得和感悟:“不用背井离他乡,干在双星奔小康”,一位员工这样书写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双星鲁中公司制帮厂副厂长高逢燕参加双星集团管理骨干培训班后,深有感触地说,“在双星集团的几年间,我从一个农家孩子成长为管理骨干。干在双星,我感到十分光荣!”

  “双星人只要有能力,干得好,就能当班长、厂长乃至集团高管。”这是徐勇的切身体会。2005年,时任双星青岛轮胎总公司某车间主任的徐勇在技术创新中表现突出,被破格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不久前,他又接到了“中原轮胎公司总经理”的聘书。

  双星集团宣传部门负责人郭林告诉记者,“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增强了信心,也感受到压力,更加爱岗敬业,积极进取。”

  双星集团还广泛开展岗位竞赛,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潜能。双星集团副总经理生锡顺介绍说,去年,双星集团各单位共开展竞赛活动500多项2600多次,涌现出670个改进的新操作法,广大职工提合理化建议5753条,创造效益5000多万元。双星集团自主产品质量和销售业绩取得明显进步,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汪海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双星独特的企业文化,那就是“贴近员工的心、接近员工的思维”。“企业文化理念要顺应员工需求、考虑企业实际,理念推开后,激励约束机制要跟上,把公平竞争贯穿于员工职业发展的全过程!”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