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公开审理、以案释法、社会参与,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增强审判透明度等多重效果;社区居民在家门口现场旁听,也增加了对法院的信任感,增强了法院裁判的公信力。
今年初的一天,80多岁的杨大爷在法官的搀扶下走进离他家不远的青岛市市北区黄台路社区活动中心————这里已经被法院布置成“临时法庭”,并不宽敞的活动中心这时已经坐满了附近的社区居民。等老人在原告席上坐稳后,法官宣布正式公开开庭审理老人状告4名子女赡养纠纷案。
当着街坊邻居的面,法官查明了案件事实,并当庭主持调解,4名子女今后每人每月给老人200元,仅用了45分钟,一起家务案得以顺利调结。
把法庭搬进社区,搬进居民楼院,在青岛法院已经有8年的历史了。“法官进社区”工作使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减轻了法院的审判压力。到目前,全市法院进社区巡回办案已达2300余次。
近年来,青岛市两级法院坚持以“社区法庭”为载体,以“社区巡回审判点”、小额债务法庭等为依托,创造性地开展“法官进社区”工作,强化便民诉讼,探索社区调解,进行法制宣传,开展社区矫正,建立了“开庭在社区、调解在社区、普法在社区、矫正在社区”的社区工作新机制,使法院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社区、贴近生活,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记者在青岛市李沧区、市北区、四方区采访人民调解员时发现,他们都有个相同的感受:“我们现在处理社区里的邻里纠纷、家务琐事是越来越有底气了。以前对法律常识还是一知半解,自从在社区里参加了几次法官们给调解员办的培训班后,特别是通过具体案例来讲解法律知识,让我们心里越来越亮堂。”
去年中秋节前夕,在青岛莱西市西石村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徐大爷家里,上演了温馨一幕:村主任当着法官和人民调解员的面,向徐大爷郑重承诺:“以前村委会欠你的钱,我们这届村委会保证给你分期全部付清,你就安心颐养天年吧!”闻听此言,徐大爷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员的协助下,徐大爷诉村委会民间借贷案得以调解,徐大爷与前任村委会多年的积怨也一朝化解。
据不完全统计,青岛法院在开展社区调解中,指导人民调解员调处纠纷1580余起,委托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案件870件,其中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案件235件,全部实现了案结事了。
3月10日下午,四方区兴隆路街道宜昌社区,张敏法官和她的两个同事给现场的20多名居民每人发了一份关于继承方面的法律规定,并回答了居民们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
根据青岛市两级法院的“法官社区工作日”制度,每月安排1至3名法官到各个社区巡回值班,现场解答、释疑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的婚姻家庭、继承、赡养、抚养、扶养等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自2007年5月设立这项制度以来,法官们已接待社区居民500人次,调处简易纠纷60起,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家住宜昌社区的居民陈先生说:“法官经常来对社区帮助很大,这也是党的便民政策的体现。”
开辟“心灵绿洲”,通过心理咨询师对犯罪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和矫正,是市南区法院参与社区矫正的一项新机制。近年来,青岛两级法院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一个个工作亮点,点燃了“浪子”们的新生。
前不久,在市南区湛山社区,一起青少年犯罪案件正在这里开庭审理,年仅17岁的中学生王某因抢劫手机受到检察院指控。开庭前,法官了解到小王是因为家庭原因而浪迹社会。开庭时,法官查明犯罪事实后,没有当庭宣判,而是请来了社区的心理咨询师,对小王进行心理引导,慢慢驱散了他内心的阴霾。当着法官的面,小王表示一定悔过自新,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法官进社区一方面可以将大量纠纷消化和分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进入法院的纠纷案件的调解率,社会效果好。”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邹川宁给出了肯定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