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房、砖瓦房到楼房,人们的居住空间在不断拓展,居住条件在不断改善。这是生产水平提高、生活水平提升的一个过程。
我国正在经历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目前,全国房屋总面积已超过400亿平方米,今后每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16亿一20亿平方米,到2020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达200多亿平方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渐从“衣、食”逐步向“住、行”方向升级,生活从生存型向舒适型转变,对建筑面积、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等居住条件的要求逐渐提高。但是,拔地而起的一栋栋楼房满足人们工作、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资源能源。我国建筑使用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约为28%。有专家指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建筑能耗将持续刚性上升。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建筑业节能降耗潜力巨大。
(一)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地方、企业,在建筑节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国建筑节能取得了显著成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推动建筑节能主要是在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保温材料的推广、应用;二是按户用热计量。
家住河北省唐山市河北1号小区的孙奶奶今年70多岁了,虎年新春,她过上了一个暖洋洋的春节,在冬天最冷的那几天,屋子里也有20多摄氏度,穿一件衬衫都不冷。她所在的小区是唐山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试点小区。
唐山市通过对墙体、屋面、门窗及采暖系统的综合节能改造,冬季住宅室内平均温度从改造前的14摄氏度上升到改造后的22摄氏度。尤其是通过新安装的温控装置可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自行调控,实现分室控温、分户计量,按用热量缴纳采暖热费。据唐山市建设局局长苏春生介绍,唐山市对22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全面实施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后,全市每年将节能采暖燃煤38.9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6.68万吨。
如今,一座新建的民用住宅,如果从一开始就采用保温墙、隔热层、自动控制等节能手段,每平方米建筑成本增加约200元,而对原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每平方米成本增加约300元。
虽然初期成本增加了,但能源使用少了,费用也随之降低,这样算一算,成本3年至5年就能收回来。
为了推广节能建筑,国家已经投入超过200亿元的专项补贴。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巡视员武涌介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目前选取了21个示范城市和38个示范县,地方政府通过直接财政补贴、设立基金、对开发商贷款贴息等形式,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
我国正在建筑行业推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和绿色建筑能效标准,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要求将实行节能65%的更高级别的强制性标准。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电耗是住宅电耗的5倍至10倍,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要求也将实行强制性标准。到2020年我国城市的大部分既有建筑都将完成节能改造。
(二)
第十一届住交会引来众多参观者,组织者展出了绿色建筑领域最新的节能技术部品和集成解决方案。
“这不是普通的电梯,它可以利用向下运动的势能发电。”刚一走进精心设计的样板间,“中国之家”项目总监康进就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这是太阳能集热板。”康进又指着阳台外壁一块长方形的装置告诉记者,“它让热水器告别了煤气和电能。”“这是外置的遮阳卷帘,能够很大程度防止太阳光进入,防止夏天屋内温度过高。”
“再好的节能部品也是耗能的,如果建筑师把采光、通风等环节设计得更加合理,加之良好的施工质量,就会是一个很好的绿色建筑。”北京清城华筑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创作所副所长吴博说。他认为,应用节能部品的建筑不能完全与绿色建筑画等号。房屋有了良好的通风效果可以大大减少空调的使用,建造一个采光好的房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开灯,人的舒适度也会提高很多。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建筑。这是一个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建筑体系。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曾捷告诉记者,绿色建筑首先是好建筑,它应该负担得起、维持得起,而并不一定是高科技和高成本的,绿色建筑的理念正越来越向“采用被动技术和适宜技术”回归,绿色建筑不必很昂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表示,要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建筑体系建设,就要从关注单体建筑节能向关注整个城市建筑节能转变,从关注建设施工阶段节能向两端延伸,即涵盖土地获取、规划、设计、施工、建筑运行阶段的节能直到建筑报废阶段的节能。
在中国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有为看来,大面积发展绿色建筑从而实现建筑的低碳化,是阻止碳排放上升、平抑房价的良好策略。他表示,中国房地产业不应该也不可能继续走土地升值的老路,转型势在必行,资本与低碳技术相结合,将是包括房地产业在内的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
(三)
不久前刚刚竣工的世博中心是个“绿色低碳公共建筑”,具有节能、绿色、可持续三大特征。1兆瓦的屋顶光伏电站,以及冰蓄冷、水蓄冷、雨水收集等低碳技术,让这座总面积14.2万平方米的建筑,年可节约标煤2160吨、节水16万吨,分别相当于1万户家庭用电和1000户居民用水的总量。世博中心已获我国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
上海世博会不仅为上海留下了一组“绿色”经典建筑,园区也成为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最为密集、单体容量最大的示范园区,即便是大量临时建筑,也按照临时节能标准,采用了可拆卸、可循环使用的环保绿色建材。上海世博会有关人士表示,这是对我国建筑业及人们“绿色”理念和知识的最好推广。
越来越多的大型公共建筑开始注重节能环保。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许多公共建筑尽管前期投入较多,却积极地建成节能、环保型建筑,正是看重节能建筑在使用阶段低廉的维护费用。
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尝试绿色建筑。“我们只做绿色建筑。”南京朗诗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明说。5年前,公司就将开发差异化商品住宅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起初准备涉足绿色住宅领域时,他们也曾经担心成本增加,提高售价后是否会导致销售困难。“经过市场评估,特别是看到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是大势所趋时,就不犹豫了。”田明说,购买绿色住宅的业主看重的不仅是后期生活成本投入的减少,房屋的舒适度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消费者的青睐推动了绿色建筑的热潮。“我们这个小区夏天不用空调不会感到热,冬天不用暖气也不会感到冷,一年四季室温都保持在21摄氏度,特别舒适。”在北京海淀万柳某小区,60岁左右的温庆洋告诉记者。他说,自己买的是节能建筑,每个房屋的天棚和地板上都安装了管道,冬天用热水供暖,夏天用凉水制冷,通过循环调温系统使室温保持在21摄氏度左右。少用或者不用空调和暖气,节约了很多开支。
专家指出,除了政策的补贴措施,还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节能意识,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节约能源、避免浪费,使建筑真正实现绿色节能。
绿色房屋建筑的推广,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绿色的音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