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大连市共有中国名牌20个、辽宁名牌125个、大连名牌259个;中国驰名商标23件,辽宁省著名商标298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无论是中国名牌数量,还是驰名商标数量,都位居东北地区首位。统计显示,全市名牌产品销售收入及利税已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8%和76%。
作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几年来,大连市依托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优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不仅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通过自主创新,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了先进装备制造业品牌向高端产品、高端市场的有效突破。
“轴承之都”崛起产业集群
通过技术创新,精心培育“ZWZ”品牌,瓦轴不仅发展成了中国最大的轴承企业,而且带动了一大批专业配套企业的快速崛起。
初春时节,在大连瓦房店轴承工业集团精密技术与制造工业园,记者看到,数控机床和高度自动化的检测设备前,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一系列高精尖轴承批量快速出产。
“公司各生产线实现了满负荷生产,今年前两个月,汽车轴承增长了156%,特大型轴承增长了50%,风电轴承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瓦轴集团董事长王路顺高兴地说。
大连瓦房店是中国轴承工业的发祥地和摇篮,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套工业轴承。成立于1938年的瓦房店轴承集团,最初只是一家轴承配件生产和轴承装备厂。近年来,该集团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机遇,通过技术创新,精心培育“ZWZ”品牌,不仅发展成了中国最大的轴承企业,而且带动了一大批专业配套企业的快速崛起。
瓦房店因势利导,对轴承产业进行规划和布局,通过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避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缺少专业分工协作,相互竞争的状况,加速轴承产业结构调整,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了以瓦轴为龙头,规模企业为主体,大中小轴承企业集群发展的格局。
据瓦房店市市长赵阳介绍,目前瓦房店已有轴承生产及配套企业60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258家;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企业62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27家、亿元以上企业9家。2009年实现轴承销售收入150多亿元。轴承行业从业人员5万人,占全国同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6.1%。
由于瓦房店已建立起生产布局基本合理、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大中小企业并存的较为完整的轴承工业体系,2007年,瓦房店市被国家机械联合会授予“中国轴承之都”称号;2008年,瓦房店轴承产业入选“中国产业集群50强”。
“瓦轴‘ZWZ’的品牌、‘轴承之都’称号,这是瓦房店宝贵的无形资产。”瓦房店市委书记刘兴伟表示,“我们将利用这一区域品牌,通过超常规措施推动轴承产业跨越发展,经过4—5年的努力,培育更多的轴承及配套名牌产品,实现轴承及配套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芒果型”产品尽显创新魅力
有了这样的技术和产品,科德、光洋不仅没有被国际金融危机冲垮,反而在高端市场实现突破。
2009年4月6日,第11届中国国际机床展上有两台数控机床引起众多参观者的关注,其中不乏跨国企业巨头。这是由大连科德数控有限公司依托光洋科技自主技术研制的高档数控机床————它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实现了完全国产化。
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但由于技术封锁,我国机床行业长期受制于国外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高档数控机床往往是“香蕉型”产品————“黄色”的“身体”,“白色”的“大脑”和“四肢”。而科德的新产品则是“芒果型”产品———里外都是“黄色”的。
“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完全国产化得益于大连市近年来以数控机床产业为突破口,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连市副市长曲晓飞说,从2007年起,该市科技局组织连续实施“高档数控机床和数控功能部件研发”重大科技专项,国家、地方政府累计投入超过两亿元。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大连光洋科技工程有限公司以总线式数控系统和直驱式关键功能部件成果破解制约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的两大瓶颈。“有了这样的技术和产品,科德、光洋不仅没有被国际金融危机冲垮,反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高端市场实现突破。”光洋科技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于德海说。
作为我国轴承行业的排头兵,为彻底改变我国装备制造业主机更新换代过程中配套的轴承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2008年12月,瓦轴集团开始实施“猎鹰计划”————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缩短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周期,实现由低档产品向高档产品、由普遍制造向精品制造、由通用产品向替代进口产品的重大转变。
据王路顺介绍,近两年来,瓦轴集团自主研发了1500多种新产品,其中80%为装备制造业配套的替代进口产品,有900多种规格的产品用于风力发电、精密轧机、数控机床、工程机械、重工起重装备、大型医疗设备等国家重大技术专项。目前,瓦轴集团已经形成了“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的产品发展模式,以平均每天三种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满足用户高档次、个性化和本地化需求。
质量兴企巩固发展根基
有了质量作保证,集现代工业城市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于一身的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在快速发展中底气十足。
前不久,大连瑞谷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轴承保持架通过了QT3质量体系认证。“QT3认证虽然是行业标准,但也是世界轴承行业公认的世界标准,有了它意味着咱们的产品获得了‘世界通用绿卡’。”大连市质监局质量处处长刘新健说。
大连瑞谷科技有限公司是以生产轴承保持架、汽车转向器及铁路机车、矿山机械配件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该公司自2007年成立以来,不断强化技术力量,汲取国外先进的加工工艺,并引进了国际先进的专业化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产品质量不仅得到国内同行,也得到了国外同行的认可。
为进一步增强“ZWZ”这一品牌的实力,瓦轴集团积极实施全员参与的U工程,全方位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所谓U工程,取英文单词uniform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而来,它的核心是以先进的标准统一制造各个生产过程,以先进的工艺制造出完全一致的产品,工艺质量控制始终如一,制造过程均衡有序。”在瓦轴集团检测试验中心,王路顺告诉记者,通过开展U工程活动,瓦轴集团实现了技术标准一致、检测规范一致、外观质量一致、物流防护一致、员工行为一致,最终使工艺标准、产品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大连冰山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制冷设备生产企业,也是大连首个获得驰名商标的企业。“冰山之所以能从当年资产不足4000万元的中小企业发展到今天资产超过130亿元的工业制冷龙头企业,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出口名牌于一身,就在于我们始终能够坚持质量兴企,把质量作为品牌的核心加以维护。”谈及20多年来的发展,冰山集团总经理穆传江感慨颇深。
有了质量作保证,集现代工业城市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于一身的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在快速发展中底气十足。目前,大连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已达1000多家,2009年,大连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20.7亿元,利润135.9亿元。其中冰山、瓦轴、机床、重工、机车、船舶重工等企业集团名列行业前茅;大森数控、光洋科技、第一互感器、瑞谷科技等民营企业更是异军突起。
“日本横滨港至东京湾的狭长地带,建有千人以上的大企业200多家,总产值占日本的40%。大连实施质量兴市和品牌强市战略,打造以装备制造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为代表的临港临海产业集群,将会有力地推动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立,助推大连经济的腾飞。”大连市质监局局长戴克敏对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