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形成期主要指从结婚到新生儿诞生的阶段,是家庭的主要消费期,此阶段的特征是经济开始独立,储蓄较少、消费欲望较高,责任逐渐增大,未来几年面临育儿、购车、购房等多方面需求,开支会逐步加大。
“理财师在家庭理财的作用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支配现有收入,规划未来可能发生的支出,并让他们的资产保值、增值。”国家理财规划师(ChFP)邹婧对理财师的作用做出了很好界定。她表示,处在家庭形成期的年轻人,如果消费欲望较高,就容易背负消费负债。家庭负债一般有两种,一是购房贷款,二是消费贷款。在家庭形成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量入为出。
邹婧认为,对于小林和小高夫妇来说,他们有很好的工作,收入也不错,在两人世界中能够过上比较舒适的生活。而他们一旦打算要孩子,就要注意开源节流了,为今后的生活做好各方面的理财规划。邹婧对小林和小高的理财建议如下:
将投资纳入日常生活
流动资金作为一个家庭的紧急预备金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将家庭3—6个月的总开销留做预备金。小林和小高现有的流动资金为3万元,建议留2万元左右作为家庭预备金,其余1万元可以投资一定比例的收益性资产和成长性资产,以增加资金的收益率。
目前小林和小高的家庭理财方式过于单一,只有一笔定期存款,无法满足资产保值、增值需要,建议把定期存款与每年年终奖等结余资金一并做理财配置。由于他们没有投资经验,不建议直接投资股票,可以选择基金及收益稳定的银行理财产品。在具体品种选择上,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资产配置方面可以用50%的可投资资金购买股票型基金,30%购买混合型及债券型基金,20%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式可以为一次性投入与定投相结合,长期坚持以获得可观收益并为将来的子女教育、换房、养老等提前做好准备。
在投资方面,邹婧认为投资收益是对投资人延迟消费的补偿。基金的定期定投是一种可以利用复利效应的不错的投资选择。子女教育金是家庭规划中的重要部分,这部分资金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如果能够好好利用复利效应,提早考虑子女教育金,也可以使得财富积累达到最大化。小林和小高在孩子出生后,仍推荐采取持之以恒的基金定投方式,但孩子出生后日常开销会有所增加,可根据情况将每月基金定投降低至3000元。
尽量减少不必要开支
小林和小高家庭建立不久,处于生活费用持续上升的阶段,夫妇双方首先要调整婚前的消费观念,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月生活开支控制在5000元以内,如此,每月即可节余6500元左右,每年的节余预计将有近8万元。
建议他们暂时不买车,可以考虑从每月6500元节余中,拿出4000元进行基金定投,两年后将有望达到10万元左右,这笔钱足以应对小孩出生以及用于购车计划。
虽然小林和小高目前的积蓄和收入已可以买车,但考虑到小孩出生、父母同住、换大房等将来费用问题,如果他们认为有必要买车,邹婧建议可采用按揭方式。且每月节余的6500元扣除基金定投,还有2500元,应付车贷绰绰有余,购车首付需要拿出积蓄4万元左右,其余通过贷款而节省下来的购车款也可以做一些投资以增加收益。
至于购房计划可以拖后几年。以北京目前房价看,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并不便宜,再加上装修负担会比较重。可采取其他方式克服住房困难,待孩子长大一些再考虑换房。
考虑保险及养老规划。虽然小林和小高均有“三险一金”,但两人均无商业保险,家庭保障显然并不充分,因此希望增加商业保险保障。建议保费以不超过整个家庭收入的10%为宜,夫妻双方的保额是年总年收入的10倍。小林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支柱,尤其需要重点考虑。
邹婧还建议小林夫妇在生孩子前应多专注自己的专业和职业规划,做一些知识投资,为将来创造更多的财富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