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4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皖江城市带如何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②
落实规划看行动
本报记者 廖晓飞 文 晶
合肥正着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交通条件的改善,使皖江城市带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先机,纷纷加快了向这里转移的步伐

  □雄厚的科技力量、低廉的商务成本、相对完善的配套服务能力、丰富的要素资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依托产业基础,各地确定了承接重点,其标准一是要产业实力雄厚,二是要能实现要素的节约集约利用,三是要有利于保护环境

  继2月底36个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重大项目在合肥集中开工后,3月18日又有24个项目在合肥包河工业区集体落户。这些项目除了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外,还涉及光电子、智能交通、新型材料等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新兴产业。

  和合肥一样,皖江城市带其他城市今年新开工项目也都大幅增长。在芜湖市,集中开工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有73个,其中三安光电芜湖产业基地投资120亿元;滁州市已开工项目也达到了150个。与过去不同的是,今年以来在示范区新落地的项目集中在平板显示核心零部件、电子电气、机械制造等领域,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都有明显提高。

发挥区位优势

抢占市场先机

  皖江城市带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辐射最接近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得天独厚。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和示范区的双核之一,在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合肥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厚亮介绍说,目前合肥承接的项目大多来自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这些项目落户合肥,说明示范区建设的效应正在迅速显现。”

  合宁、合武高铁建成通车,实现了合肥3小时到达上海,2小时到达武汉,1小时到达南京。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合肥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的范围涵盖了中、东部7省1市,拥有5亿多人口,具有吸引产业转移的巨大市场容量。

  美的电器在芜湖的生产基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如今已经成为美的在国内的第二大生产基地。“选择芜湖是集团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主要是看中芜湖的区位优势及强大的物流配送能力。”芜湖美的厨卫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监刘小再说。

  芜湖与长三角城市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融,以此为中心,4小时陆路交通半径内,是有着40多座大中城市、3亿多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

  “芜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有5条铁路在芜湖境内交会,北接陇海线、东接京沪线、南接浙赣线、西接京九线和京广线。”芜湖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汪自强介绍说,除此之外,芜湖港是长江溯江而上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良港,远洋货轮可直达46个国家和地区,是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的喂给港,煤码头年吞吐量达1000多万吨,是中国最大的内河煤港。

  这些,都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化基础支撑

重塑软硬环境

  雄厚的科技力量,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优势之一。

  早在2000年,合肥就成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这里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59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各类科研院所270多家,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0个,院士40人,科技活动人员33万人。

  芜湖是全国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城市、全国发展新型建材试点城市、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享有国家沿海开放城市和中部崛起的优惠政策。近年来,芜湖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不仅如此,低廉的商务成本、相对完善的配套服务能力、丰富的要素资源共同构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条件。而在示范区建设中,各城市都将在这些方面继续完善提高。

  以合肥为例,其综合商务成本约为东部沿海地区的70%。同时,合肥具有完备的金融体系,有7家金融机构在此设立总部,30家金融机构在此设立了省一级分支机构,全市共有各类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网点超过1000家。

  劳动力丰富、成本较低是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共同特点。合肥拥有各类职业学校109所,在校生19.2万人,各级专业技工22.8万人,能够保障产业转移的用工需求。芜湖拥有各类科研开发机构200多家,11所高等院校和21所职业技术学校,能够为企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

  要素资源丰富,更为皖江城市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淮南是国家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六安霍邱的20亿吨铁矿资源位居华东地区首位。芜湖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仅长江深水岸线就有31公里,土地供应相对充足,工业用地价格、标准工业厂房租赁成本相对较低。

  “当前,国际生产要素和产业正加速向我国转移,沿海地区生产要素和产业正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抓住这个机会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更大程度地整合资本、服务、资源、市场、产业、研发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壮大优势产业,培植新兴产业,进一步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带动产业集群向更高层次发展,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注入新的动力。”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地区处处长殷君伯说。

依托产业基础

明确承接重点

  承接产业转移,必须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皖江城市带要素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人才和技术支撑力量强,环境容量较大,工业门类比较齐全,特色产业突出,具有较强的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和承载能力。

  在产业基础上,合肥具备全方位承接产业转移的现代产业体系。合肥现有35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种大类产品,初步形成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

  “经济发展的成功往往是在多次捕捉机遇中积累起来的。”王厚亮说,当前合肥抢抓示范区规划批复的重大契机,顺应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以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优化为主线,打造具有区域乃至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恰逢其时。

  下一步,合肥承接产业转移将遵循“梯度分布、专业集聚、功能耦合、拓展联动、有序承接”的原则,重点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芜湖产业基础也具备一定代表性。“芜湖工业门类齐全,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汪自强介绍说。目前奇瑞已具备年产65万辆整车、汽车发动机、汽车变速箱的生产能力,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300多家。

  近日,三安光电芜湖光电产业化基地正式开工,将建成先进的LED外延片、芯片的研发和试验基地。“最近一批新开工建设和签约的项目,投资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对拉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推动自主创新,提升新兴产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芜湖市委书记陈树隆说。

  什么样的产业是示范区承接转移的重点?殷君伯说,第一就是产业实力雄厚,其次是能实现各种要素的节约集约利用,第三是在现有的基础上,不仅要把现有的青山绿水保护住,还要不断实现环境的优化。

  据此,合肥确立了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一是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重点承接发展大中型装备制造、汽车、家用电器、冶金和精细化工产业,鼓励发展其他先进制造业;二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承接发展电子信息、公共安全、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积极承接航空航天、军事、海洋等其他产业;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承接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会展旅游、动漫创意、房地产、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芜湖将继续做大做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抓住承接产业转移之机,抓紧引进培育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等新的支柱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形成若干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骨干企业,全面提升芜湖经济规模。到2015年,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电子电器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装备制造、船舶制造、纺织服装、电能、生物制药等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