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的发生,是气候异常和地面丰富的沙尘源物质耦合的结果。虽然这些年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很大成绩,沙尘暴的发生呈递减趋势,但土地沙化的严峻形势尚未根本改变。近一段时间以来,沙尘暴的频发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继续下大力气加速防沙治沙刻不容缓。
我们认为新时期的治沙工作必须解决好7个问题: 第一,应将防沙治沙当作重大的民生工程来对待,大幅度增加投入,实施以大工程带动大治理的路子,尽快遏制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第二,从国家经济、生态的宏观区划入手,解决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的战略布局问题;第三,从土地沙化形成的根源分析入手,解决防沙治沙的战略措施问题。从治理沙患必须围绕“严格控制人为的强度经济活动”这一中心出发,建立一个互为调适、协同发展的人地关系,解决贫困落后和生产力水平低的问题;第四,从调动群众广泛参与的政策机制入手,解决防沙治沙的原动力问题,转变农牧民防沙治沙观念;第五,从政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入手,解决防沙治沙的责任制问题;第六,从科技创新、推广和治理模式的总结入手,解决治沙工作中的质量与效益问题;第七,从加快沙区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入手,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在防沙治沙工作方面,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保护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采取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综合措施,加强地表覆盖,减少尘源。具体讲,加速防沙治沙,应采取7项基本对策:
一是强化封禁保护,实行“三禁”制度。要切实汲取长期存在的边治理、边破坏的教训,杜绝滥垦、滥牧、滥采等破坏行为,遏制沙地活化,保护沙区植被。
二是采取植树种草措施,迅速恢复沙区林草植被。要通过封山(沙)育林(草)、飞播造林、人工造林(种草)、小流域治理等措施,扩大林草植被面积。
三是采取退耕还林(草)措施,遏制新的沙化形成。对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不适宜耕种的坡耕地、沙化耕地,要进行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
四是采取改进牧业方式、改善牧业结构、改良草场等措施,恢复和提高草原的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实行禁牧舍饲,变放养为圈养,减轻植被破坏的压力。
五是采取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通过节水灌溉和水源工程配套措施,促进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合理分配和协调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六是采取营造防护林措施,降低风速,减弱并阻挡风沙。要通过营造草原灌木林网和农田林网,保护农田和草牧场免受风沙危害,促进粮食稳产高产。
七是通过移民搬迁措施,有组织地把自然和生产条件恶劣地区的农牧民移居到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