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3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翱翔在蓝天
本报记者 何东宪 通讯员 李国文
  女飞行员们为保持空中队形在地面训练。       李国文摄 

  2009年国庆大阅兵,我国首批16位女歼击机飞行员驾机组成的3个编队,以精准队形秒米不差地通过天安门上空。飞机拉出的五道彩烟在空中划出艳美的彩虹,为大阅兵增添了亮丽色彩。

(一)

  2005年9月,空军从20余万名应届女高中毕业生中选取了第八批女飞行员。经过两年半基础训练,2008年6月,她们中的22名学员进入空军某飞行学院进行歼击机训练,成为我国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学员。

  歼击机超音速飞行,操作技术难度大,特别是俯冲跃升、快速急转、减速盘旋时,最大载荷达6G至9G,对女性身体、心理素质和操作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为了让姑娘们早日成长为合格的歼击机飞行员,学院牢牢抓住坚定信念、履行使命这个根本,科学制定训练计划,使她们的飞行技术逐步提高。

  “作为被寄予重托和厚望的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只有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传承前辈的光荣与梦想,勇于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和重托,用生动的事实向世界证明中国女性在歼击机飞行领域大有作为,用奋飞的翅膀书写人民空军建设史上的新篇章,用搏击蓝天的英姿展示中国女性的新形象。”女飞行员张博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为了实现搏击蓝天的梦想,姑娘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飞行训练时,早晨三四点钟就要进场,一练就是一整天,风刮在脸上像鞭子抽打。女飞行员钟芹说:“连续飞行时,好像刚躺下,就起床了。”一次晚餐,钟芹和章娴相邻而坐,端着饭碗就睡着了。“咚!”两人的头撞在了一起。

  高级教练机速度快、载荷大,姑娘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眩晕和呕吐。飞行员不能空腹飞行,这是条例规定。有的姑娘呕吐后,逼着自己吃东西,吐了吃、吃了吐。吐得眼泪汪汪,看得教员直心疼。教员告诉她们:这是身体对飞行的不适应,必须通过顽强的锻炼才可能适应。

  2008年10月12日,女学员 璐单独驾驶教8飞机飞向蓝天,成为中国妇女独自驾驶亚音速喷气飞机飞上蓝天的第一人。此后几天,姑娘们相继成功单飞。2009年4月,16名女飞行学员从飞行学院毕业,实现了从军校学员到歼击机飞行员的转变。

(二)

  毕业仅仅5天,姑娘们就接到了参加国庆阅兵的任务。她们深知,这是展示中国女性风采、展示中国空军英姿的绝好时机。

  按照阅兵安排,歼击机女飞行员将作为最后一个空中梯队,以3个5机编队飞越天安门上空,拉出彩烟把国庆阅兵盛典推向高潮。然而此前,这样的编队在教8飞机训练史上从未有过。

  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姑娘们计算数据参数、反复进行模拟练习,认真研究复杂气象、编队穿云飞行等课目,加大了训练强度。学院根据历次国庆阅兵天气条件都比较复杂的情况,有意识地在复杂天气条件下组织飞行训练,仅在合练、预演阶段,就组织了17个飞行日的复杂气象训练。其中,有5个飞行日是在云底高200米—300米、能见度0.8公里—1.5公里的气象条件下组织实施的。为了实现秒米不差的目标,姑娘们把起飞、上升转弯、盘旋、下滑着陆等15个飞行基础动作,进行了上万次模拟演练,实现了每一个动作精、准、稳。

  驻训机场夏日骄阳似火。有人把平底锅放在跑道上煎鸡蛋,几分钟后,鸡蛋就会变成鸡蛋饼。如此炎热,姑娘们还必须戴头盔、面罩,穿紧身飞行服,每天训练时,汗水都将衣服和座椅粘在一起。这期间,学院领导帮助16名女飞行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心理压力,让她们用柔弱的肩膀勇敢地承担起历史的重任。

  200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阳光明媚,驻训机场的天气却十分复杂:凌晨4点开始下雨,7点雨停,整个机场被大雾笼罩,能见度只有300米—400米。10点54分25秒,在能见度仅1.3公里的情况下,女飞行员组成的教8飞行梯队仅用56秒就全部升空。高度500米时,机群进入云中,直到1200米才穿出云层。在底高500米、顶高1200米的低碎云和底高2000米、顶高8000米的中高云的夹缝中,参阅飞机飞向北京。11点20分38秒,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组成的教8梯队拉着彩烟,准时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空军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的独特风采,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献上了一份厚礼。

  “空中花木兰,云中娘子军。”在国庆大阅兵中展现了精彩一幕的姑娘们,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又身着戎装,踏上跑道,迎接新科目训练的挑战。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